時下,長葛市坡胡鎮西楊、坡馬等幾個村的5000多名農民都在家門口的鑄造廠、機械廠里成了“上班族”,月均工資650元,每個村青壯年的就業率高達95%。目前,像這樣的村莊在長葛中西部鄉鎮已達80%以上,這得益于該市2.4萬多家民營企業為社會提供的20萬個就業崗位。
近年來,長葛市緊緊圍繞金剛石、有色金屬等優勢行業,加大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力度,全市規模以上的民企達到了230家,企業共新增用工崗位15萬多個。 “公司+基地+農戶”產業化模式的迅速擴展,也使越來越多的農民成了“田野車間”里的“產業工人”。作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之一的河南眾品公司在向社會提供3260個就業崗位,安置各類下崗職工600余人的基礎上,還按照產業化的運作模式,與5.4萬戶農民結成了種、養、加利益共同體,使每戶農民年均增收2500~3000元。在擁有2000多家有色金屬加工企業的大周鎮,每天直接從事生產的農民達1.8萬余人,間接從事收購、運輸、銷售的農民達2萬余人。
在為加工型民企提供各類原材料的同時,一些農民逐步成了經紀人、運輸工。坡胡鎮西劉村的李孬最初開著三輪車向鑄造廠販運生鐵,目前已擁有資產150多萬元。據不完全統計,僅長葛的民企為農民提供的運輸崗位就達70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