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的原料價格讓中國電解鋁行業今年注定全面虧損,在如此艱難的局面下,業內有識之士提出的“聯合減產”的呼聲,終于在本月1日變為眾多企業的集體行動:占國內六成產能的23家骨干電解鋁企業集體宣布主動減產10%,國際國內鋁錠價格應聲上漲。
但電解鋁企業高興了還不到24個小時便出現了極富戲劇性的變化,國內最大的氧化鋁供應商中鋁公司宣布將氧化鋁價格再度上調,減產換來的價格轉機登時化為泡影,并引發許多企業對中鋁的一片指責。但是,這次全行業首次聯合減產的意義已超出了減產本身,并給電解鋁工業今后的發展傳達出一種積極信號。
主動減產遭遇尷尬
12月1日,國內23家電解鋁骨干企業在北京集體宣布:主動減產10%,以應對當前過高的氧化鋁價格。當晚,倫敦期貨市鋁錠價格應聲上漲60美元,達到每噸2200美元左右;次日,上海期貨價格也上揚400多元人民幣;6日,又漲至每噸18500元左右。這次聯合減產行動可謂初戰告捷,虧本苦撐了近一年的電解鋁企業終于可以緩一口氣了。
但孰料,就在電解鋁企業宣布減產的第二天,中鋁便宣布將氧化鋁價格每噸上漲540元人民幣,一下從4660元漲至5200元,這即意味著電解鋁企業每噸鋁錠的成本馬上上漲了千元左右,不但將鋁錠價格上漲的利潤全部賠了進去,對一些企業而言還要倒貼。好消息和壞消息不到24小時接踵而至,許多企業頓時把矛頭指向中鋁,認為其是趕吃暴利晚餐。
中國電解鋁企業的這次聯合減產行動,可謂醞釀已久,姍姍來遲。受電解鋁產能快速擴張影響,這一輪的氧化鋁行情從2002年11月啟動以來,一直高位運行至今,盡管期間因政策等因素影響,有過兩次短時間較大幅度的下滑,但上漲態勢一直持續,目前進口氧化鋁港口價格已近6000元高位,國內價格僅今年便從4300多元的高位漲至5200元。
受氧化鋁高價影響,今年上半年,全行業虧損面高達八成;進入下半年,虧損面進一步擴大,一些企業一個月便虧損近千萬元。而原先眾多企業預期的氧化鋁價格將在今年底左右大幅下跌的情況,已經被市場證明注定遲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業內不少專家早就提醒,為了保持全行業的健康發展,電解鋁企業應該主動減產,停止新建產能投產,此舉既符合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向,又有利于鋁錠價格上漲和減少虧損。12月1日,電解鋁企業終于聯合減產并成功影響價格,但緊隨而來的氧化鋁價格上漲卻讓此次減產行動又陷入尷尬境地。
聯合行動是成是敗
聯合減產成功推動了鋁錠價格的上漲,但隨之調整的氧化鋁價格卻給聯合行動兜頭一盆涼水,至少目前,下游企業產品漲價的利潤全部被上游企業拿走。一些電解鋁企業老板告訴記者:12月份將是今年賠得最多的一個月。此次電解鋁企業的聯合行動到底是成是敗呢?
在電解鋁第一大省河南,一位企業負責人給記者算了筆賬。這家13萬噸規模、擁有部分氧化鋁長單的企業,今年以來累計虧損達7個月,全年通算虧損達2500萬元。其中,以剛剛調整的氧化鋁價格測算,僅12月便要虧損600萬元。據他介紹,此次氧化鋁價格調整后,企業想不減產都不行了,每噸成本不算工資都已經逼近18500元,企業發展唯一的考慮就是如何生存。他認為,此次中鋁調價太快太猛,沒有充分考慮到下游企業的承受能力,把聯合減產帶來的價格上漲好處全部吃掉了;氧化鋁的暴利行情不會持續太久,但也不能為吃最后一頓暴利晚餐讓電解鋁企業活不下去。
這位企業負責人的意見在業內頗具代表性,但同樣也有不同聲音。另一家河南骨干電解鋁廠今年已經虧損超過4000萬,但一位負責人認為,中鋁公司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同樣要掙錢,目前國內價格遠低于港口價格,這本就違背價格規律,如果不調價很難向股民解釋;而且中鋁公司積極推行長單,也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電解鋁企業應該更多地從自身反思,一味埋怨改變不了現實。還有一些專家認為,雖然中鋁公司不是慈善機構,但作為一家具有相對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還應當負起社會責任,不能只為了自身利潤讓下游企業無法生存,損及整個鋁工業的健康發展。
爭論背后,展現出國內電解鋁和氧化鋁企業之間由來以久的恩怨糾纏,和同樣短期內無法改變高價氧化鋁仍然供不應求的事實。但對于長久以來缺乏共同行動的電解鋁行業而言,此次聯合行動卻是一次具有積極意義的成功嘗試。
首先,國內六成產能宣布減產10%,國際國內價格應聲而動,充分說明中國電解鋁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換而言之,如果這種聯合行動能夠早些體現在聯合采購氧化鋁、自我約束盲目擴張產能等方面,國內電解鋁可能便不會陷入目前這種艱苦局面。其次,價格經常暴漲暴跌,本就說明行業集中度太低、成熟度不夠,缺乏有效影響價格的市場話語權,加上上下游企業實力對比懸殊、原料供給高度依賴進口等問題,在產業鏈條中處于弱勢的國內電解鋁企業更需要聯合行動來維護自身利益,以及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攜手維護行業共同利益
各方的數據均顯示,全球氧化鋁市場明年將出現供過于求的局面,這必然帶動價格下滑,電解鋁企業今年拼虧生產就在等待這一天,此次減產風波只是氧化鋁暴利行情結束前的又一個市場波折。但回顧宏觀調控以來的風風雨雨,已經付出沉重代價的電解鋁企業必須反思:今后應如何維護全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避免再陷入盲目擴張、各自為戰造成的困局。
首先,盲目擴張的深刻教訓必須要吸取。盡管許多電解鋁企業認為目前企業連庫存都沒有,鋁產品市場需求旺盛、應用前景廣闊,不存在投資浪費現象,甚至對宏觀調控有很多不同意見。但對這個高耗能、資源型的行業而言,沒有解決好資源、能源問題便開工上馬,本就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近兩年來全行業一再遭受電價、氧化鋁價格上漲困擾,加上宏觀調控,企業慘淡經營直至大面積虧損,其根源很大程度上便是盲目擴張所致,自釀苦果式的發展再不可取。
其次,企業應該盡早聯手維護行業共同利益。這方面已經有過許多次深刻教訓,國內電解鋁企業為了解決原料問題而涌向國外高價采購時,散兵游勇式的采購反而被人抓住機會抬高價格,被海外資本借機大發橫財。長遠看,電解鋁行業仍然需要大規模的整合重組;而眼前,聯合對外采購、談判,走出去聯合開發海外礦山,包括以資本為紐帶加強合作、應對市場反常變化等等,應當盡早考慮并采取行動。
而言,都愿意達到煤-電-鋁-鋁加工這樣理想的產業鏈條狀態,一些企業也在積極向這個方向努力。但對于多數企業而言,想單靠自身達致這樣理想的狀態困難重重。一些專家建議,這一方面需要企業破除門戶之見,通過自身努力,以資本紐帶實現兼并重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延伸產業鏈條;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站在大行業的角度上,積極引導支持企業跨行業的戰略合作,以資本為紐帶使煤電鋁及鋁加工這些關聯緊密的行業進一步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格局,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對于國有資本占相當比重的電解鋁行業而言,地方政府在這一點應當有所作為,而且力所能及。
一些專家還建議,有關部門應當著眼于整個鋁工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進行宏觀指導和調控,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引導上下游企業之間建立健康穩定的分工合作關系,使全行業形成協調發展、利益風險共享共擔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