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這場頁巖氣革命中,中國不是旁觀者。4月6日,博鰲亞洲論壇“頁巖氣革命:改變供需格局的新力量”分論壇舉行。多家能源巨頭以及能源專家紛紛發聲“看好...
在這場頁巖氣革命中,中國不是旁觀者。4月6日,博鰲亞洲論壇“頁巖氣革命:改變供需格局的新力量”分論壇舉行。多家能源巨頭以及能源專家紛紛發聲“看好中國頁巖氣開發”。
“有關頁巖氣產業準入、環保和對外開放等細則正處于報批中,有望近期出臺。”4月7日,美銀美林中國區主席任克英對媒體表示。他認為,中國頁巖氣的未來十分光明。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張國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中國現在開放頁巖氣還面臨不少困難,但他堅信,美國能做到的中國也能做到。
中美差距
美國能源署(EIA)發布的報告稱,中國的頁巖氣可采資源是36萬億立方米,與美國的儲量旗鼓相當。不過,中美兩國在發展頁巖氣方面的腳步并不一致。
近幾年,美國頁巖氣呈井噴式發展。在全球頁巖氣開發史上,美國頁巖氣開發被評價為“成就輝煌”。EIA數據顯示,2000年美國頁巖氣產量為122億立方米,2010年頁巖氣產量為1378億立方米,10年增長了11倍多。
而今,美國能源獨立前景越來越被看好天然氣有效替代了燃煤,溫室氣體排放因此明顯下降,2011年碳排放同比下降1.7%,2012年預計更多;能源成本下降明顯,美國的化工、制造等產業競爭力有所提升;能源出口變得有利可圖,美國煤對歐洲的出口大增。
“從1982年至今,美國保持全球最大進口國位置屹立不倒。”太平洋能源發展公司董事長弗蘭克·英格沙利表示。他在博鰲論壇上期待,中國的頁巖氣能像美國一樣做到自給自足,并表示愿意到中國發展。
在博鰲論壇期間,美國國務院經濟、能源及農業事務副國務卿羅伯特·霍爾邁茨則認為,北美在頁巖氣、頁巖油方面的成功,在其他國家可以得到復制。
俄羅斯EN 集團首席執行官Artem Volynets也認為,從美國頁巖氣的成功開發來看,能源的問題并不是資源的問題,而是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的問題。據其介紹,頁巖氣技術就是水平井和水平壓裂技術,只有美國實現了頁巖氣的商業化,這得益于美國較好的鼓勵創新體制。
雖然中國頁巖氣的儲量與美國相當,但開采的難度和美國大不一樣。“在常規天然氣上產乏力的情況下,作為非常規天然氣之一,頁巖氣開發就引起了大家的重視。”中國石油大學教授劉毅軍說。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高自民表示,中國的頁巖氣埋藏比美國要深,地理條件更復雜。
在開采技術上,美國能源部代理副部長大衛·桑德羅當場回應說:“美國的公司很愿意到中國來。”
中國希望在能源消費中提高天然氣的比例,降低煤炭的比例,其目標是到2020年將天然氣在總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提高到10%。要實現上述目標,中國必須提高頁巖氣的產量。
奮起直追
而今,中國開發頁巖氣受到了前所未來的重視。
國家能源局網站披露,該局4月8日在京召開《頁巖氣發展規劃》落實會議,該規劃為“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之一。會議指出,各部門要通過自主勘探開發和對外合作,努力完成規劃目標,加大頁巖氣科技攻關,盡快實現頁巖氣產業化發展。
參加博鰲的俄羅斯企業代表指出,現在中國和美國簽訂了頁巖氣開發的合作協議,中美兩國公司將共同尋找和開發頁巖氣,這些國外的能源大佬們進入中國市場,中國的能源業必將發生巨大變化。
盡管試水頁巖氣的開采有難度,但力求在頁巖氣中多分一杯羹的企業不少。華電一位能源負責人坦言,華能集團、華電工程公司、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等分別在云南、貴州、湖南等地簽訂頁巖氣開發項目,競爭有些激烈。
在博鰲論壇上,遠大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張躍對本報表示,中國近萬億頁巖氣市場,正激發了各類企業開發的熱情。據銀河證券預測,2020年前,中國頁巖氣需打井4萬口以上,行業總投資超過8000億元。
頁巖氣被寄予厚望。在頁巖氣的開發上,中國正在奮起直追,這包括中國去年3月發布了頁巖氣發展“十二五”規劃,隨后又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現在,我們正在抓緊做兩大工作。”國家能源局油氣司副司長劉紅近日表示,一是加緊制定頁巖氣發展的產業政策;二是抓緊成立頁巖氣行業標準委員會。此外,能源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丁志敏近日也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規范標準,分為7大方面22項內容。
困難不少
“盡管有了今后5年的發展規劃,目前就頁巖氣前景做任何長期判斷仍然為時過早。”張國寶直言。按照規定,“十二五”期間,中國實現天然氣在整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翻番,到2015年達到8%的份額。
這一消費的增加,將主要來自于國內天然氣產量的增加。其中,“因頁巖氣前期技術積累不夠,頁巖氣占比可能微小。”張國寶表示。
據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分析,頁巖氣的開發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技術要求也很高,存在著極大的風險。
事實上,中國在頁巖氣勘探上至今尚未實現重大突破。“除了要有良好的技術,中國更需要搞好頁巖氣的制度建設。”Artem Volynets說,“中國區域之大,經濟差別之大,不可能是一個政策。”
有專家提醒道,因在資源條件、管理體制等方面各國間存在較大差異,美國模式只能借鑒,決不可照搬。現在的問題還包括,如何從制度政策上,促進投資的積極性,降低頁巖氣投資風險,包括如何創造一個長期、穩定、透明的機制與制度環境。
張國寶認為,對于剛剛起步的中國頁巖氣產業而言,要想取得大規模開發,在前期需要依賴外資油企成熟的頁巖氣開發技術。“中國不缺資金,缺的是技術。”張國寶表示。
記者觀察
頁巖氣改寫能源版圖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頁巖氣革命過去幾年發生在美國,使能源領域發生了巨大變化,這場革命也有可能在中國發生。在短短的時間里,美國天然氣領域的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美國能源情報局稱,一旦中國也能像美國那樣開采頁巖氣,中國的能源版圖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而今,能源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繞不過去的一道坎。近幾年,頁巖氣革命促進了美國能源獨立,能源價格出現下降,油價、工商業電價已低于中國,極大地提高了其制造業的競爭力。這對中國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壓力。
“頁巖氣革命”不僅在美國發生,在東歐、中國等傳統上缺乏能源的地區都已經發現大量頁巖氣,這場革命很快將會波及全世界。由煤炭和石油主導經濟的時代即將逝去,像石油取代煤炭一樣,不久以后頁巖氣可能代替石油,成為未來能源格局的主導能源。
能源的層次決定了經濟的層次。經濟學與公共政策學者范必表示,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要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離不開充足、廉價、清潔、安全的能源供給。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成為解決中國能源問題的重要指導思想。
問題是,中國能源結構需要面臨重大調整。參與博鰲的能源企業代表人士認為,所謂革命,包括能源技術上的進步,也包括能源結構、能源體制、能源安全觀念上的重大變化。
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直言,中國能源面臨的諸多問題,如能源結構不合理、煤電矛盾加劇、用能成本上升、節能減排壓力加大等等,主要不是資源稟賦不足或生產能力不夠造成的,而是因為現有能源體制脫胎于傳統計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