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國內鋁企困頓不堪,大面積虧損令企業謀求聯合減產。據記者獲悉,在4月10日,行業內的大佬們低調地從各地趕至北京赴會,各方商討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聯合減產。但考慮到關停成本,以及地方壓力...
國內鋁企困頓不堪,大面積虧損令企業謀求聯合減產。據記者獲悉,在4月10日,行業內的大佬們低調地從各地趕至北京赴會,各方商討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聯合減產。但考慮到關停成本,以及地方壓力,各方并未就減產達成一致。“下一步減產的力度說不好,價格的反彈讓很多企業又開始觀望,但不減產的話供應就下不來,鋁價上方阻力還是很大。”4月11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向記者稱。
受到國內鋁業不振影響,時隔15個月后,中國氧化鋁單月進口量再次滑落至20萬噸。中國海關數據顯示,1~3月份中國累計進口氧化鋁總量為104萬噸,同比減少10. 3%, 3月進口氧化鋁總量為20萬噸,同比大幅下降54. 5%。
減產博弈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披露,2012年中國電解鋁行業虧揭面已達93%。根據近期已經披露的年報,中國鋁業、中孚實業、常鋁股份、東陽光鋁等鋁企的去年業績均出現虧損或利潤銳減情況。
就在4月10日,這些行業內的大佬低調地從各地趕至北京,共同應對鋁業困局,其中之一就是商討減產事宜。
此次碰頭會,國內鋁業大佬悉數到場,其中包括焦作萬方、中國鋁業、中孚實業、神火股份、南山鋁業、云鋁股份等上市公司,另外,信發鋁業、中電投集團等電解鋁企業也有參與。
不過,此改碰面并未達成實質性成果。“雖然沒達成什么結果,但大家坐在一起聊聊本身就是一種成果,具體減多少也不是一次會議就能訣定的。”有消息人士如是稱。
實際上,鋁企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會考慮減產度日,因為電解鋁關停成本高昂,而且企業面臨地方政府壓力。
一位接近此次討論的企業人士反映稱,現在企業的日子非常艱難,一些盈利好的企業,扣掉各種地方扶持后利潤也是下降的。這樣的企業即便有意,減產也不是每個地方政府希望看到的。
前述行業人士分析,在一些地區電解鋁是當地的支柱產業,企業減產后,當地的GDF,稅收等都會受到影響,再就是人員就業造成的社會穩定問題也是政府要考慮的,“政府不會像企業那樣僅考慮盈虧,還要顧及社會層面的問題。”
針對鋁企遇到的困難,多個省份此前出臺電價補貼政策。比如,河南等省份目前甚至直接給子企業財政補貼,其中,焦作萬方近日預計一季度盈利6500萬元至9500萬元,其中有3852萬元直接來自政府補貼。
“這樣導致的結果是,本來有些企業是虧揭的,但是皇到政府補貼后,就賺錢了,所以多年來產能在過剩,但產能仍在不斷擴大。”一位有色金屬行業權威人士近日向媒體稱。
不過,上述行業人士也有自己的理解:這么做主要是幫助企業解決困境,畢竟這些企業是支往性產業,“這確實跟以前的電價補貼不一樣,這是政府對晉通企業給的幫扶,如果被市場曲解了,又要對鋁價形成打壓,鋁企的日子更不好過”。
氧化鋁進口量直降
據上海有色網f shnrtl統計,今年前兩個月的氧化鋁進口量基本維持去年以來的單月進口水平,進口量減少主要出現在3月份,“這是2011年12月以來,氧化鋁進口量首次降至20萬噸附近”。
百川資訊鋁業分析師干超認為,3月份氧化鋁的進口量大幅下降,主要是外盤氧化鋁價格太高,而國內鋁價比較低迷,比前者更具有價格優勢,“前期外盤價格漲得比較厲害,使得國內企業的采購意愿下降,(他們)覺得還不如直接從國內采購,因為國內價格也很合適”。
百川資訊提供的數據顯示,3月份,進口氧化鋁價格在2700元/噸左右,而國內氧化鋁價格在2500~2600元/噸,南方市場的價格甚至低到2900元/噸附近。
價格因素并非進口量迫降唯一影響因素。“去年,在內蒙古、山東等地都有部分新增產能不斷投放,導致氧化鋁供應也出現過剩,雖然后面有減產的,但整體氧化鋁的供應還是不愁的。”于超說,這種情況下,企業只是看價格合適的時候進一些。
除了上述因素,生意社鋁行業分析師范艷霞表示,作為原材料的氧化鋁進曰下降也跟國內電解鋁企業減產有直接關系,“以山東地區為例,目前氧化鋁的開工率回落到七成左右,價格也低至2550元/噸。”
據統計,截至3月份,國內鋁企減產規模共計53.5萬噸,后期計劃減產規模為62. 5萬噸,涉及河南、湖北、江蘇、云南等多個省份的十余家企業。“后期,電解鋁企業減產力度再大點,氧化鋁進口趨勢可能會延續下滑。”分析師徐萍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