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今年的鄭州市兩會上,市長馬懿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增強創新驅動力,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快實施科技型企業成長路線圖、研發中心建設等計劃,加快推進未來科技城建設。當前,...
在今年的鄭州市兩會上,市長馬懿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增強創新驅動力,以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抓手,加快實施科技型企業成長路線圖、研發中心建設等計劃,加快推進未來科技城建設。當前,鄭州發展面臨重大歷史性機遇,中原經濟區鄭州都市區建設揚帆起航,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藍圖繪就,新型城鎮化如火如荼,新型工業化任重道遠,創新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鄭州數千家企業隊伍中,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擁有領先的核心技術,產品敢和世界同行決高低,他們注重創新,始終居行業的前沿,他們是鄭州創造的代表,更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
盾構制造的中國第一
直徑6.6米的龐大機頭,拖著136米的長長機身。機頭和一節節機身,由一捆捆粗大的連接線相連。整臺機器像一列靜止的火車,又如同巨龍靜臥。
在中鐵隧道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寬大的廠房內,體格龐大的盾構機,讓初見者不免驚嘆。公司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王杜娟說,在鄭州地下,有9臺這樣的龐然大物,正沿著規劃中的地鐵1號、2號線,啃土嚼石,翻江倒海。
5年前,國內的盾構機市場還是進口產品的天下。2008年,中鐵隧道裝備的復合盾構機在天津初試牛刀,壟斷市場由此打破,進口盾構機的身價也直降數千萬。2012年,國內60%的盾構機市場,已被中鐵隧道裝備攬入囊中,產品更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地。
建造盾構機,需要跨越整機集成、地質適應能力、自動控制技術3道難關。全國目前只有3家企業具備生產能力,中鐵隧道裝備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有最大直徑9.3米的圓形盾構機,眼下正在趕制世界最大的矩形盾構機,不久將在中州大道下穿工程上一顯身手。公司承擔著大直徑硬巖盾構機的國家“863”項目,目前全套技術已經成熟,被國外長期壟斷的8米以上硬巖盾構機市場,不久將再次被打破。
“一根頭發絲的直徑是0.06毫米,我們的產品直徑能精確到它的三十分之一。”鄭州鉆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師張偉峰口中的產品,指的是工業機床上的刀具。生產超硬刀具的鄭鉆,產品主要用于精加工領域,工藝要求嚴苛。
刀具被喻為工業機床的“牙齒”,牙齒是否鋒利、耐用,決定著工業制造的效率、質量和成本。張偉峰說,超硬刀具,用的是天然金剛石、合成金剛石等世界上數一數二硬度的材料,加工難度非常高,對機床設備、技術控制等的要求也很高。刀具的用途不同,工藝要求也不同。用于加工飛機、汽車材料的金剛石刀具最小的直徑只有2毫米。
目前國內90%的汽車發動機廠家,都是鄭鉆的合作伙伴,美國、日本、德國、西班牙等國家,都有鄭鉆產品的身影。張偉峰說,鄭鉆目前的競爭對手主要來自國外,如德國瑪珀。后者是一家百年老企,在世界刀具界家喻戶曉。
自2005年以來,鄭鉆起草制定了7個產品標準,其中5個為行業標準,2個為國家標準。2012年一年時間,鄭鉆申報專利150項。
暢銷全球的漢威傳感器
它讓人類長上“千里眼”,再遠的地方都可以近在眼前;它把我們的嗅覺、聽覺放大千萬倍,任何細微的變化都可精準捕捉。它就是被稱為“電五官”的傳感器。河南漢威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生產“電五官”的領軍企業。1998年該公司以傳感器起家,一舉打破進口產品的市場壟斷,傳感器成本隨之下降一半多。目前漢威的傳感器門類涉及氣體、壓力、流量、濕度、熱釋電等,產品遍布全球近60個國家和地區,氣體傳感器更是穩居國內市場龍頭地位,市場占有率高達60%。
依托傳感器,漢威正大踏步進軍物聯網產業。物聯網技術被稱為全球信息化的第三次浪潮,被預估有超過千億元的龐大市場,傳感器是這一技術的關鍵環節。擁有“核心技術、關鍵設備自有”的漢威,發展物聯網產業具有獨特優勢。目前漢威已是我省物聯網技術的領軍企業,全國工業安全物聯網領域的龍頭企業。董事長任紅軍自豪地說:“國內沿江的化工園區,大的燃氣集團,大的石油煉化企業,都是我們的業務伙伴……”
隨著打印機噴嘴的快速移動,一個直徑5厘米、厚1厘米的圓形棋子身形畢現。鄭州鴻盛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LED-UV固化墨水打印的象棋子,讓我們初步領略了3D打印的風采。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因大大縮短工業產品由創意到產業化的過程,被喻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志。這一在世界剛起步的技術,目前最大的瓶頸是材料。鴻盛公司主做數碼打印噴墨墨水,在打印材料研制上優勢突出,已開發100多個種類8000多種單品,產品遍布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
LED-UV固化墨水是鴻盛最新研發的材料,打印到承印物上,在紫外光照射下零點零幾秒就可以固化,完全可以用作3D打印的材料。公司董事張軼紅說,目前我們正進軍3D打印材料的研發,積極籌建3D墨水生產線,預計半年到一年就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鐵隧道裝備、富耐克、中南、黃河旋風、鴻盛數碼,這樣依托技術實力站穩市場的企業,鄭州有數百家。他們散落在城市的角角落落,貌不驚人,卻身懷絕技,他們是鄭州創新隊伍的中堅,更是一個個“鄭州創造”的閃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