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2013年7月1日起,歐盟頒布的建筑產品法規(簡稱CPR)將全面替代原來的建筑產品指令(簡稱CPD),這將意味著歐盟建筑產品法規進入強制實施階段,它將對我國建材石材行業制造商、加...
自2013年7月1日起,歐盟頒布的建筑產品法規(簡稱CPR)將全面替代原來的建筑產品指令(簡稱CPD),這將意味著歐盟建筑產品法規進入強制實施階段,它將對我國建材石材行業制造商、加工商和銷售貿易商等開拓歐盟市場產生新的挑戰。據悉,CPR 法規適用于歐洲市場銷售流通的所有建筑石材產品,該法規除了6 項基本性能要求外,還要求企業證明其生產的建筑石材產品在環境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性信息。此外,新法規還在原來約束建筑石材產品制造商的基礎上,針對貿易商、進口商和分銷商等與建筑石材產品流通相關的環節做了全新的強制性要求,對進入歐盟的建筑石材產品提供統一的性能評價方法,通過使用共同的技術語言,確保所有建筑石材產品性能信息的可靠。
目前,歐洲對于建筑石材產品的要求,已由傳統的滿足生活需求逐步轉向以健康、環保為基礎的享受型觀念。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產品如果依舊以低廉的成本和資源優勢出現,已無法獲得歐洲市場的青睞。隨著歐洲建筑業的逐漸復蘇與增長,很多中國企業紛紛希望通過對其產品進行CE認證,借助建筑石材業全球化的發展勢頭,穩扎歐洲市場。
據全球領先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 統計,目前,歐盟地區針對建筑產品的協調標準共約580 份,且仍在不斷變更中。很多中國企業由于對產品相關的CE 認證標準不熟悉,但又急于將產品打入歐盟市場,于是便造成盲目出口、一擁而上的局面,即使花費大量的人力、精力成本仍然在市場開拓和產品推廣上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