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2年在全球貿易只增長了2.5%左右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實現了6.2%的增長,這樣的增速是來之不易的,可以說是全球主要貿易體中...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2年在全球貿易只增長了2.5%左右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實現了6.2%的增長,這樣的增速是來之不易的,可以說是全球主要貿易體中表現最好的。據海關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進出口總值38667.6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2%。其中,出口20489.3億美元,增長7.9%;進口18178.3億美元,增長4.3%;貿易順差2311億美元,擴大48.1%。
“2012年的世界經濟形勢是低迷震蕩的,基本上跟我們年初的預判是接近的。但是去年的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還有其它一些復雜因素,使中國外需的低迷程度加劇,還有點超出我們的預期。”沈丹陽表示,在這樣的形勢下,去年全球貿易量,按世界貿易組織的預判,2012年全球貿易量大概只增長2.5%或者更低,比2011年5%的增長又下降了2.5個百分點,與過去15年平均每年6%的增速相比,2012年增速大大降低。
“在全球貿易2012年只增長2.5%左右的情況下,中國外貿實現了6.2%的增長,應該說這樣的增速是非常來之不易的,或者可以說是全球主要貿易中表現最好的。”沈丹陽表示。
根據世貿組織統計,前三季度,中國出口占全球貿易份額增加到11.08%,比2011年的10.47%提高了0.61個百分點。沈丹陽表示,更難能可貴的是,中國外貿實現了平穩增長,是在外貿發展方式進一步轉變、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的情況下獲得的。
沈丹陽表示,今年的外貿形勢將仍然受到外需、成本、貿易環境等“三座大山”的影響,雖然說去年以來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的作用會進一步顯現,但由于外需不足和貿易環境不佳的問題很難解決,所以,總體上2013年的外貿形勢仍然嚴峻。
對于2013年的外貿增長目標,沈丹陽表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要求,爭取保持全國外貿增速與GDP的增速大體上保持同步,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國際貿易的份額。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2012年的外貿順差2311億美元。沈丹陽對此表示,雖然貿易順差有所上升,但是,第一,順差的增長和我國進口商品結構現狀,以及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降有很大關系。其中,進口的貿易量實際上是在增長的,只是價格出現了下降。第二,順差的規模占去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大概在2.8%左右,仍然處于國際公認的合理區間。
此外,沈丹陽指出,我國也在想方設法的擴大進口。數據顯示,中國去年的進口將近18200億美元,仍然是全球第二大進口國。2011年中國是78個國家的第一或者第二大出口市場。金融危機以后,中國貨物貿易進口占世界貨物進口的比重從2009年的7.9%上升到2011年的9.55%,這些數字在2012年又有所提升,這也說明中國政府是高度重視進口的,中國的進口對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
沈丹陽還表示,今年商務部要根據國務院去年發布的并在網上已公布的《關于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指導意見》的要求,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采取措施,努力實現對外貿易平衡發展。
最后,他指出,商務部重點要把三件措施落實好:一是推動出臺相關配套的落實措施,運用財政、金融等多種政策手段來擴大進口規模。二是加強進口促進體系建設,包括支持辦好非洲商品展、南亞商品展等展會,組織企業到海外開展進口貿易促進活動。三是穩步擴大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的試點,發揮進口貿易集聚區對周邊地區進口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