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剛石微粉是人造金剛石單晶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加工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超硬超細磨料,是研磨拋光硬質合金、陶瓷、寶石、光學玻璃等高硬度材料的理想原料。其制品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機械、電子、航空...
金剛石微粉是人造金剛石單晶經過特殊工藝處理加工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超硬超細磨料,是研磨拋光硬質合金、陶瓷、寶石、光學玻璃等高硬度材料的理想原料。其制品被廣泛應用于汽車、機械、電子、航空、航天、光學儀器、玻璃、陶瓷、石油、地質等領域,并還在不斷拓寬領域。柘城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引進金剛石微粉加工技術,經過近30年的發展積累,現已發展成為微粉生產為主,兼有多種金剛石制品生產的全國重要金剛石微粉生產加工基地,并涌現出了一大批發展活力強、增長潛力大、帶動性強的企業。
柘城,這座厚積著黃河文化歷史瑰寶的古老之城,這座在機械陣陣轟鳴中唱響工業之歌的新興之城。他,像一位飽經滄桑的歷史老人,正向我們講述著他經歷著的變化。記者深入柘城,與您一起探密“金剛石微粉之鄉”,揭秘他誕生、發展、遐邇聞名的始末。
金剛石微粉產業成為柘城響當當的“金品牌”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兼得,旗開得勝。“金鋪”爛若潮漲,柘城“滿城盡帶黃金甲”。
天時
俗話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春風吹綠千枝柳,時雨催紅萬樹花”。柘城金剛石微粉產業的興旺發展自然首先離不開陣陣春風細雨般的滋潤。
中原經濟區建設之東風。借中原經濟區建設這一強勁東風,柘城縣政府采取大量優惠政策措施促進當地金剛石微粉產業發展,從而使其愈發煥發出非一般的青春與活力。首先,成立由該縣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金剛石微粉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實行分包責任制,為其提供“保姆式”服務;其次,由政府帶頭組織,先后成立金剛石微粉協會、企業聯保協會和“柘城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另外,完善道路、水、電、垃圾與污水處理、交通電信、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還積極組織企業與東北工大、河南工大、省科技廳等開展科技聯姻,結成戰略合作伙伴,提高企業產品科技含量,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如新源超硬有限公司,由原先生產金剛石微粉低端產品、年產值不足2000萬元的企業,通過與河南工業大學“聯姻”,研發高新技術產品,年產值猛增至上億元,成為柘城金剛石制品行業“龍頭”。
產業整合機遇。柘城的金剛石微粉產業的迅速發展不是無規律、偶然的,而是正逢其時,時合其序,順勢而發的。在經歷過2010-2011年的高速擴張后,金剛石行業的上中游都進入了整合重組階段。據了解,目前微粉市場結構極為分散,尚存在大量的作坊式手工制造企業,而微粉材料高端市場如線鋸用微粉、聚晶復合材料用微粉卻出現高速增長的態勢,同時金剛石需求呈現高增長趨勢,鑒于下游新的應用還在不斷涌現,該行業整體景氣度屬于上升期。從而斷定大企業將會推動行業集中度的提升,在未來獲得更高市場份額與更高議價能力的機遇。柘城縣政府抓住這一機遇并結合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優勢,傾力做好招商引資和產業轉移的承接,著力打造產業集聚區,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目前柘城已發展成為以惠豐金剛石、力量新材料集團、金鑫磨料磨具等企業為龍頭,帶動近160家企業從事金剛石微粉生產加工的重要基地和主要經銷市場。
地利
地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地區產業發展的經濟效益。自遠古時起,黃河流域即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傳說,就未遠離此域,它在中國大部分的歷史進程中都是經濟中心,而黃河中下游地區也是全國科學技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黃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則出現鐵器冶煉,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也都誕生在此流域。而柘城,這座厚積著黃河歷史瑰寶,閃爍著悠久商業文明之光的古老之地也在經濟建設中迅速崛起。借助于這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柘城的金剛石微粉產業如增磚添瓦。
自然地理。柘城地下煤炭資源豐富,是未來的新興能源城市。2006年,河南省地礦第11地質隊在柘城發現特大型煤田,煤層分布面積218平方公里,煤炭遠景資源量12.43億噸。若在此建成兩座年產量為400萬噸的煤礦,可持續開發100年。該煤田都是低硫、低磷、低灰、高發熱量的優質煉焦用煤,同時柘城縣境內還盛產棉花,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這些資源優勢將有助于當地金剛石微粉、磨料磨具產業及產業鏈的發展。
經濟地理。柘城交通便利,四通八達,人流物流暢通便捷。它與在全國擁有重要交通樞紐地位的河南鄭州、洛陽、商丘等城市緊密相連。作為中原經濟區的一部分,它地處中國心臟腹地,承東啟西、連南貫北,與“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區遙相呼應,從而經濟互補性強,易形成南北呼應、生產與銷售市場銜接的局面。同時能使產業鏈高端延伸,促進產業上下游一體化發展。另外,柘城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充足,企業可避免招工難、人力缺乏等問題,這都是當地金剛石微粉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人和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柘城金剛石微粉產業的興旺發達縱然離不開柘城人們的拼搏奮斗與和諧風氣。“自信、包容、拼搏、和諧”是柘城的精神所在。柘城人們滿懷鄉情,合作興業,政府為企業搭橋建梁,企業與企業強強聯手,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和諧環境吸引眾多投資方盯上柘城這一“風水寶地”和“商人商業發祥圣地”,從而促進當地產業又好又快發展。(記者∕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