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投標程序正式啟動,并將于10月25日舉行開標會,具有資格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都有機會參與此次招標。
雖然本次招標對進入該領域的企業條件已經放寬,但民營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依然不減。技術、資金、勘探資質、環保、頁巖氣如何實現商業化以及商業化后的去向等則成為民營企業今后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在頁巖氣第二輪探礦權招標中,相比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長石油、河南煤層氣等國有企業而言,廣匯能源、永泰能源、杰瑞股份等民營企業則顯得更加“耀眼”。有多少民營企業將會參與本次招標?
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杰瑞股份、廣匯能源等公司表示會參與本次招標,但對最終結果的預測,上述企業則持非常謹慎的態度。
目前,民營企業中擁有勘探資質的僅有廣匯能源一家,其他參與的民企可通過與有資質的國企合作的方式參與招標。
同時,民營企業對進入頁巖氣開采也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在本次招標中,國家表現出這么大的信心,如果這次民營企業不能突破障礙進入的話,恐怕以后就沒有民營企業再愿意去做這樣的事情,中國的能源開采和安全也會受到威脅。”杰瑞股份一位內部人士對本報表示。
雖然民營企業對進入頁巖氣領域持樂觀態度,不過業內人士仍對民企面臨的技術、資金、勘探資質、環保、頁巖氣如何實現商業化以及商業化后的去向等問題表示擔憂。
“我認為風險比較大的一點是,本次招標出讓的探礦權有效期僅為3年,但傳統的常規石油天然氣采礦權招標探礦權有效期多為10年。“卓創資訊分析師李凌軒表示,如果民營企業因為資金或技術問題在3年之內無法完成在區塊上的勘探,國家就有可能把勘探區塊收回去重新拍賣,民營企業前期的大量投入都將“打水漂”。
據了解,與首輪招標一樣,第二輪招標還將采取合同管理的方式。企業獲取礦權之后,還需與國土部簽訂合同,承諾在獲取礦權后6個月內開工。三年內如果進展不順利,將按比例收回礦權或轉讓。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國家在勘探初期給予企業財政補貼,縮短企業的投入期,快速進入收益期。
實際上,為了鼓勵企業投入到頁巖氣前期勘探階段,在落實頁巖氣產業鼓勵政策方面,“十二五”規劃指出,將參照煤層氣財政補貼政策(0.2元/立方米),研究制定頁巖氣具體補貼政策等相應鼓勵政策。
“目前煤層氣補貼政策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補貼,一立方米煤層氣中央補貼2毛錢、地方補貼1毛錢。由于頁巖氣的勘探開發資金投入大,頁巖氣補貼會超過0.2元/立方米。”李凌軒說。
另一方面,頁巖氣勘探出來后,因氣價成本過高,如何實現商業化、民企投資怎樣保障回報也成為關注的焦點。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必須將天然氣價格改革推行下去,“如果天然氣價格改革能夠成功,實現市場化定價,那么頁巖氣的商業化運作問題也會得到解決,民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就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