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充分挖掘、整合省內資源優勢,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創建石油裝備產業園,全力打造石油裝備制造產業。目前,全市石油裝備配套企業發展到149戶,年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出口額5500萬美元,牡丹江已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石油裝備產業基地。
牡丹江市石油裝備制造產業是伴隨著大慶油田的勘探、開采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有著40多年的發展歷史。全市以天合石油、北方雙佳等為代表的石油裝備配套企業共有149戶,其中80%以上通過了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和美國石油學會認證,取得中石油入網許可資質證的企業有50多戶;擁有出口資質的企業15戶,石油鉆采配件在國內各大油田廣泛使用,形成了鉆、采、修、撈等六大類近百個品種的產品體系,靜密封不壓井修井作業裝置等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油機械產品制造基地之一。
隨著“十二五”時期我國油企加快海外投資,國家加大開發海洋油氣以及頁巖氣的力度,我國石油裝備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高速發展,黑龍江省也制定了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對石油裝備產業進行重點扶持,牡丹江石油裝備產業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為此,牡丹江明確提出石油裝備產業要實現整機化、系列化、成套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向,力爭在多個方面實施突破:一是履行框架協議,深化戰略合作。牡丹江市現有大慶油田配套企業59戶,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多元。大慶油田在牡丹江市投資的首個新能源項目——頁巖油中試先導基地正在加快建設。二是提升產品質量,擴大配套規模。組織牡丹江市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做精鉆井工具、采油工具、修井工具、打撈工具、化工助劑五大類系列化配套產品;加大企業資金和技術研發投入,提高抽油機、減速機、帶壓作業修井機等中小型整機產品質量,同時培育4到5戶年銷售額超20億元的龍頭企業。三是注重科技創新,搭建服務平臺。成立石油機械專家聯合會、工業設計所,建立技術研發平臺;設立石油裝備展示廳,搭建展品展示平臺;開設石油裝備專業網站,搭建產業發展信息平臺;建立石油裝備實驗檢測中心,搭建質量服務平臺。四是建設專業園區,打造示范基地。今年,牡丹江市在對俄經濟開發區辟建了2.5平方公里的石油裝備產業園,出臺了《石油裝備產業園區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推出了專門針對石油裝備產業的特色金融產品——“油貿通”業務。目前,這個園區已有6戶企業入駐。到2015年,全市力爭引進四五家銷售收入在10億元以上的大企業,實現集群發展、錯位發展,打造完整的產業鏈,使園區總產值突破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