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做出初步反補貼稅(CVD)裁決三個月后,據報道,美國商務部(DOC)已經提高中國太陽能光伏生產商的反補貼稅率,中國太陽能光伏生產商向美國出口太陽能電池將須繳納更高的反補貼稅。
關鍵字 光伏 太陽能 尚德
在做出初步反補貼稅(CVD)裁決三個月后,據報道,美國商務部(DOC)已經提高中國太陽能光伏生產商的反補貼稅率,中國太陽能光伏生產商向美國出口太陽能電池將須繳納更高的反補貼稅。
根據杰富瑞(Jefferies) 分析,美國商務部發現,正在接受調查的中國生產商曾經一直私自降低電力項目價格和接受“非法”補貼。結果,無錫尚德(Suntech)的反補貼稅率從2.9%升至3.44%,天合光能(Trina)的反補貼稅率從4.73%增至5.81%。
對于剩下的那些中國太陽能光伏生產商,他們須承擔的反補貼稅率需按照三月份制定的3.6%來執行。但是,因為無錫尚德和天合光能的平均稅率已經上調,他們的稅率也會有所上升。
本周,美國商務部已經開始對無錫尚德和天合光能開展正式審計程序。如果審計結果證實商務部的裁定,以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一致裁定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實質上傷害或實質性威脅美國太陽能光伏行業,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發布反補貼稅法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定于7月19日作出最終判決。
杰富瑞(Jefferies) 分析表示,雖然消息不樂觀,但是影響有望“最小化”。我們預測,2012年第一季度對中國供應商征收的反補貼稅總額從2520萬美元增至2870萬美元,業內分析師這樣表示。
他們還表示,反傾銷稅的判決更為重要。初步裁決在5月17日已經做出,但商務部需到十月初才能做出最終裁決,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11月19日做出最終裁決。
分析師繼續表示,“我們預測,如果反傾銷稅加上反補貼稅的成本超過15%,結果可能相似:從臺灣購進太陽能電池,我們預測成本為每瓦增加0.06-0.09美元。但是,稅率的增加最終會落到中國生產商的頭上,這些稅收的決定不可能被取消”。
消息已得到廣泛的報道,臺灣將成為中美貿易案件中的主要受益者。具有一定諷刺意味的是,中國生產商尋求其他亞洲國家生產他們的太陽能電池。
《光伏雜志》在5月23日寫到,臺灣有望擔當渡過光伏行業“寒冬”的頂梁柱,但是一些懷疑論者卻質疑這個頂梁柱的有效期。“最后,他們也提到,裁決在解決行業核心問題方面——市場產能過剩—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事實上,一些分析師認為這(裁決)可能會讓情況更加糟糕”,作者Tim Ferry寫道。
今年6月13日至15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辦的太陽能技術博覽會(intersolar Europe)上,臺灣太陽能電池制造商TSEC (臺灣太陽能公司)告訴《光伏雜志》,自從初步反傾銷判決以來,公司接到來自中國大陸的訂單數量增加20%至30%。這種情況對大多數的臺灣生產商來說很正常,Robin Chien表示。
然而,他認為這種繁榮的景象并不會持續很久——僅是3至6個月。他表示,從產期來看,中國大陸的生產商將會尋求其他解決方案,包括在中國以外的地方開始其他生產基地或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公司進行合作。
歐洲貿易糾紛
盡管是推測,但是在Intersolar交易會的過程中并沒有出現歐洲貿易糾紛案件。然而,杰富瑞(Jefferies)對歐洲貿易糾紛案件的迅速爆發仍持有信心。一件歐洲貿易案件對生產商的影響可能會“更大”,分析師表示,因為歐洲市場約占全球太陽能光伏市場需求的70%,而美國僅約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