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非媒體《BusinessDay》報道,南非決定對原產于中國的螺釘征收高額反傾銷稅。該反傾銷措施被視為此前南非對原產于中國的螺母和螺栓實施反傾銷措施的擴充。
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InternationalTradeAdministrationCommissionofSA,Itac)近日在完成對原產于中國的全螺紋六角頭螺釘(不銹鋼螺釘除外)的初步反傾銷調查后,認為此類進口產品對南非當地相關制造商造成實質性損害,決定對其征收高達104.5%的反傾銷稅,以保護當地產業的發展。
此項反傾銷是由南非緊固件制造商協會(TheSouthAfricanFastenersManufacturers’Association)發起,該協會占據了南部非洲關稅同盟(SouthernAfricanCustomsUnion,SACU)成員中80%的緊固件產量。
緊定螺釘與全螺紋螺栓相似,在煤礦、建筑和農業等行業起著重要的作用。南非每月進口約500噸緊定螺釘,相當于當地工廠的月產量。
2011年7月,南非緊固件制造協會向Itac提交了相關證據控訴中國產品存在傾銷,內容包括進口產品削價競爭、價格壓低,當地產品價格受壓制、產能利用率降低、產出減少、庫存增加以及銷量和利潤減少等。
南非緊固件制造商協會理事長RobPietersma表示,此次主要代表南非兩大緊定螺釘制造商上訴,他們分別為CBCFasteners公司和TransvaalPress公司。
Pietersma還表示,此次臨時征收的額外104.5%的稅率是適當的,因為其還能保護當地的就業市場。
普華永道的高級經理以及該協會的代表GeorgeGeringer表示,中國制造商對于此次調查有回應,但因為他們提供的證據不足;而目前征收的臨時反傾銷稅將會持續至此項調查結束,屆時再決定目前的臨時性反傾銷稅是否合理。
Pietersma同時也指出,該項措施是1999年以來對原產于中國的螺栓和螺母實施反傾銷措施的延伸。上次反傾銷措施中南非對中國進口的螺栓實施高達55%的額外關稅,對螺母則實施高達122%的額外關稅。
此外,Itac表示,此臨時性反傾銷稅已開始實施并持續至11月2日,屆時此項調查的報告有望完成,并能作出最終的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