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鄭州市構建起現代化工業體系,實現銷售收入,工業投入累計、產業集聚區銷售收入“三個超萬億”。近日,記者從鄭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本市工業經濟調結構、促轉型的綱領性文件《鄭州市加快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出爐。意見表明,今后幾年,鄭州市將實施“三五六六”發展戰略,高新技術產業比重力爭達到35%;資源型產業下降到30%以下,市財政每年將安排不低于10億元的專項資金引導推進。這些數字背后,蘊藏的是無限商機。
戰略目標
2015年實現“三個超萬億”
產業布局
圈定三大戰略支撐產業
空間布局
五大產業板塊集聚發力
六大新興戰略產業
2015年力爭都有新突破
新能源產業到2015年力爭把我市建成中西部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力爭新能源產業實現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
新材料產業到2015年,力爭把鄭州建成全國重要的超硬材料產業基地,新材料行業銷售收入力爭達到500億元。
生物醫藥產業到2015年,努力把鄭州建設成為國家級生物及醫藥產業基地,力爭銷售收入突破500億元。
物聯網產業到2015年,力爭使我市物聯網技術和應用走在全國前列,實現銷售收入300億元。
軟件產業力爭到2015年,軟件產業銷售收入年均增長30%以上,把鄭州建設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軟件產業基地。
生產性服務業力爭到2015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基本構建與先進制造業發展相適應、相協調的生產性服務業體系。
保障措施
每年財政撥10億元作產業引導資金
為了助推“三個超萬億”目標的實現,鄭州市將全力推進扶優扶強、自主創新、產業集聚區建設、品牌建設、信息化、生態產業等六大重點工程的建設。
同時,聘請國內外在工業發展領域知名專家組成工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為鄭州工業建言;設立鄭州市工業發展投資公司,統籌運用工業發展資金,以投資入股、低息或無息借款等方式,支持重點行業、企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擴大財政資金使用效果。而這些措施,在鄭州市的工業發展中還是并不多見。
在資金保障方面,市財政2010年預算安排不低于10億元專項資金為工業發展保駕,以后每年根據產業發展和財政收入增長比例逐年增加,用于支持建立現代化工業體系。這些資金重點支持主要行業的結構優化升級項目,企業產業鏈延伸項目,大企業的培育、引進,品牌建設,企業科技創新,企業信息化,企業市場拓展,產業集聚區建設和生態產業的建設等。
今年鄭州第一批179個重點工業項目圈定
今年鄭州市第一批重點工業投資項目共179個,總投資814.1億元,2010年計劃投資251.8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年新增銷售收入757.6億元,實現利稅100.2億元。
續建項目143個,計劃總投資727.5億元,2010年計劃投資210.3億元;新開工項目36個,計劃總投資86.5億元,2010年計劃投資41.5億元。
總投資在億元以上的項目(含1億元)124個,2010年度計劃投資234.4億元;5000萬元(含5000萬元)至1億元項目30個,2010年度計劃投資11.5億元;1000萬元(含1000萬元)至5000萬元項目25個,2010年度計劃投資5.8億元。
項目主要涉及裝備制造、電力煤炭、有色金屬加工、食品、紡織化醫、建材耐材等行業。其中裝備制造項目55個,2010年計劃投資60億元;電力煤炭項目16個,2010年計劃投資70.4億元;有色金屬加工項目17個,2010年計劃投資35.1億元;食品項目17個,2010年計劃投資15.5億元;紡織化醫項目28個,2010年計劃投資37.3億元;建材耐材項目12個,2010年計劃投資9.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