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月初開始,由于我國電解錳需求表現疲軟,市場現貨供應大于需求,電解錳市場采購減少,廠家出貨變動困難,最終價格出現松動。5月7~11日,南方電解錳廠家出廠含稅報價14800~14900元/噸,價格下滑100元/噸。專家認為,當前電解錳價格已經處于低位,價格下滑的空間有限,在出現小幅下調后開始趨穩。
落后產能亟待淘汰
5月11日,環境保護部環監局局長鄒首民表示,2012年我國將重點“遏制重金屬污染”,錳等45余種重金屬被列入整治范圍。
而且“十二五”期間,我國金屬錳產業將通過“上大下小”培育10萬噸、20萬噸生產企業13家,而產能小于5000噸的企業將遭淘汰。
環保部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電解錳行業生產企業近200家,超過3萬噸規模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只有10余家。數量多、規模小、產業布局不合理等,對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產業節能減排、清潔生產造成嚴重影響。而且,產業集中度不高帶來的惡性競爭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
目前,我國是世界最大的電解錳生產國、消費國和出口國。截至“十一五”末期,我國的金屬錳行業產能達230萬噸,較“十五”末增長了1倍多,產量由56.64萬噸增加至138.2萬噸,增長2.4倍,產能與產量分別占世界的98%與96%。
2012年第一季度,我國錳礦產量同比增長51%。據測算,到2012年底,全國電解錳行業產能約278萬噸,產量約170萬噸。未來5年,我國金屬錳產量將增長至300萬噸。
硅錳需求難有起色
由于受鋼鐵生產持續增長拉動,我國對錳礦需求不斷攀升。同時,我國錳礦資源貧乏、錳礦石品位偏低,可用錳礦資源只占保有資源總量的43%,根本不能滿足國內生產錳系鐵合金的需求,供需矛盾突出導致進口增加。但由于目前我國鋼材市場需求不樂觀,因此影響了對硅錳的需求。
《2011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2011年我國主要礦產品產量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供應能力得到提升,但大宗礦產品的供需缺口依然較大,錳礦等礦產品進口量較2010年均有不同幅度增長。目前,我國錳礦來源地超過30個國家或地區,由于我國鐵合金行業處于嚴重的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價格長期跌多漲少。
同時,當前我國港口庫存持續減少,一直穩定在300萬噸以下,港口進口錳礦還是現貨趨緊,港口的錳礦庫存量已經下降到270萬噸左右。
我國港口部分礦種現貨緊張,購買困難,其中硅錳合金銷售價格遠遠追趕上原料價格上漲速度。大部分硅錳合金廠商表示,目前硅錳合金市場已經沒有利潤操作空間,生產已經失去意義,因此利用這段時間停爐檢修,待到行情恢復以后才開工。同時,下游硅錳合金工廠采購商詢盤價格低,商家也不愿出貨。近日,受天氣影響,開采的碳酸錳礦礦山再次面臨停產。實際上,我國進口錳礦堅挺,硅錳企業利潤微薄,而鋼材市場悲觀氣氛難以消散,硅錳需求難有起色。
錳礦價格缺乏上漲動力
隨著澳洲、南非等國家錳礦價格的不斷上漲,近期巴西、加蓬、馬來西亞等地錳礦價格也開始呈現上漲態勢。
早在3月中下旬,南非半碳酸錳礦率先上調報價,主流錳礦山在香港亞洲鐵合金會議期間也紛紛提高意向報盤,最終在4月公布了具體上漲幅度。
由于國際、國內錳礦價格上漲以及綜合成本上升,加上傳統季節性鋼鐵產銷旺季,尤其是國內發電企業在2012年第一季度出現虧損引發電價再次上調,4月份國內錳合金廠家基于成本等因素,開始針對性地小幅上調硅錳價格,但實際成交并不理想。
同樣,我國錳礦現貨市場成交依舊較弱,貿易商方面的報價積極性并不高,我國錳鐵市場同樣不容樂觀。從目前市場看,雖然部分廠家雖報價堅挺,但高價成交較難,一般維持原有訂單,其余成交相對冷清。據分析,由于我國鋼材市場持續走弱,鋼材下游需求不佳,市場成交陷入低迷,硅錳合金市場必將大受打擊。
5月9日,我國寶鋼出臺了6月份碳鋼板材期貨銷售價格。其中厚度小于0.5mm的普冷產品下調70元/噸,其他產品維持5月價格。而隨著5月鋼廠招標采購接近尾聲,硅錳、錳鐵市場價格也確定了短期內缺乏上漲動力的趨勢,將繼續堅挺運行。
從硅錳成交情況看,目前市場行情比較僵持,由于價格一直低于廠家預期,硅錳廠家出貨不多。同時,下游需求略顯平淡,需求方的采購價格仍然偏低。雖然下游鋼材市場持續疲軟,但在高成本的支撐下,硅錳價格難以下降,廠家的報價比較堅挺,預計短期內硅錳價格繼續趨穩。
由于受錳礦價格上漲影響,下游合金市場方面呈現出走強態勢,市場價格相對穩定。但整體觀望氣氛仍濃厚,短期內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電解錳需求持弱,現貨供求充足,供應大于需求的壓力仍然明顯,市場成交仍然表現平淡,價格繼續弱勢運行,極少數現貨成交價格出現了14700元/噸。不過電解錳價格當前走勢還是以穩為主,價格波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