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全國石雕石刻制品行業標準審定會在河北曲陽縣召開。會議審議并通過了《石雕石刻品國家行業標準》,成為國內首個石雕石刻制品行業標準。
該次會議由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辦,河北省曲陽縣人民政府承辦。來自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中國石材協會、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領導及北京、福建、浙江、廣東、廣西等11個全國石材、雕刻主產區的專家、代表70余人出席審定會。
2009年,曲陽探索制定了《石材雕刻(圓雕)產品技術規范》,并被定為河北省地方標準,為該縣石雕業2000多家廠商的產品檢驗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制定一個科學的、統一的、全國性的標準來支持行業發展。由中國石材協會、國家石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曲陽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惠安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曲陽縣雕刻行業協會等單位組織實施,曲陽縣甄彥蒼雕刻藝術集團、曲陽宏州雕塑園林有限公司、曲陽容杰雕刻石材有限公司、福建奇達利集團磊藝石材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起草了《石雕石刻品國家行業標準》。標準對石雕石刻產品分類、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實驗規則、標志、包裝等方面做出相關規定。
會議審議并通過了《石雕石刻品國家行業標準》。該標準為國內第一個石雕石刻制品行業標準,對于強化質量監控,規范市場秩序,維護企業和消費者雙方合法利益,實現雕刻產業健康、有序、規范發展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曲陽自秦置縣,文化底蘊深厚。雕刻歷史始于漢,興于唐,盛于元。1995年,曲陽縣被國務院正式命名為“中國雕刻之鄉”;2006年,“曲陽石雕”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盧進橋、甄彥蒼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稱號;2011年2月,曲陽雕塑文化產業園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同年6月,“曲陽石雕”注冊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審核通過并批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