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7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必須深刻認識“又好又快”發展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實現2007年經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防止出現大的起落,必須穩定、完善、落實政策,做到“三個協調”:努力實現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消費、投資、出口相協調,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真正做到又好又快發展。2007年3月總會召開的秘書長會議確定了本年度6項工作要點。超硬材料分會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政策方針、圍繞總會工作要點并根據本行業的具體特點作了大量工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取得了一些成績,發揮了應有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現與總結匯報如下:
1.緊緊圍繞總會工作要點開展工作,完成總會交辦的各項任務
1.1 及時傳達總會會議精神,貫徹總會工作方針
2007年3月總會召開了第一次秘書長會議,確定了本年度6項工作要點。吳柏林總干事長在會上總結指出:國務院批準實施“數控重大專項”為行業快速發展贏得了大好局面。在實際工作中要緊緊抓住兩條主線:一抓專項,二抓商務部批準的機床出口基地、出口能力建設的鼓勵和優惠政策,盡力在技改、出口方面獲得資助;提升科技和管理創新能力,做好產業和產品結構調整,大力開發市場,促進行業健康地可持續發展。
我分會充分利用本行業會議、本會會刊、本會網站進行大力宣傳,及時傳達總會會議精神,還在2007年6月12日召開的分會三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上傳達會議精神,積極研究本行業產品在振興裝備制造業、落實數控機床專項規劃中的作用,號召有能力的單位,大力研發新產品,為裝備制造業、數控機床業提供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超硬材料切、磨、拋、珩工具,為總會戰略目標的實現盡力服務。
1.2 積極組團參加CIMT2007和籌備CCMT2008展覽會
展覽會是展示行業技術發展、促進產品銷售、為企業辦實事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總會經濟來源的主渠道,是總會工作的重點之一。本分會歷來非常重視該項活動,經過積極宣傳、廣泛組織,本分會參加CIMT2007展的企業數為18家,實際展出面積162平方米(不含超硬展團區外面積)。因總會分配給的面積過小,遠不能滿足企業參展要求,我們做了大量壓縮較大企業展出面積、說服勸退個別企業、優選高新精品等工作才使展出得以順利進行。在CCMT2008招展過程中,不僅廣泛宣傳、積極組織新品精品參展,優先保證會員單位中的國家及地方名牌產品、新優特產品參展,保證多年連續參展的展商參展。想不到展位面積仍然緊張,仍需做大量的思想工作,適當壓縮展位的面積,讓盡可能多的企業產品亮相展會。
1.3 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五項十佳企業”申報,鼓勵行業多出精品、名牌
自從總會開展“十佳企業”評比工作以來,我分會年年積極參與,會員企業年年榜上有名,該活動對樹立企業品牌意識、著力打造精品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往年申報企業多為超硬磨料企業,今年則重點推薦超硬制品企業,希望通過推動高檔制品的發展來帶動磨料的發展。我分會4家會員單位分別榮獲2006年度6個“十佳”稱號(含復審通過仍在有效期內的兩家“精心創品牌活動” 十佳企業):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獲精心創品牌活動十佳企業稱號,河南黃河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產品銷售收入、出口創匯兩項十佳企業稱號且精心創品牌活動十佳企業復審通過仍在有效期內,河南富耐克超硬材料有限公司獲綜合經濟效益十佳企業稱號,河南中南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精心創品牌活動十佳企業復審通過仍在有效期內。
在2007年國家名牌戰略推進委員會進行名牌產品評定和復審過程中,盡力幫助企業參與競爭。使我分會會員3家單位的三個產品榮膺“中國名牌”: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的“旋風牌金剛石”,中南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中南牌金剛石”,株洲硬質合金廠的“鉆石牌硬質合金”。
1.4、加強學習和鍛煉,提高服務能力
加強分會建設是常抓不懈的工作重點之一,完善的組織、高素質的工作人員是做好協會工作、充分發揮協會作用的基本保證。我們一如既往地要求工作人員加強學習,不僅學習國家有關行業發展的政策法規,還要學習行業專業知識,特別是超硬材料制造的新工藝、新技術。既有相當的理論水平,又要有寬泛的專業知識,了解和掌握行業的發展動態,在實際工作中鍛煉和提高自己的組織協調水平,提高為會員單位服務的能力。通過分會策劃的各種活動和組織編印的各種技術資料,工作人員的組織協調、文字編輯、廣告設計、出版發行能力均有了很大提高,高質量的出版物提升了我分會的社會影響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1.5、緊跟形勢發展,及時調整會員和領導層結構
市場風云變換,企業興衰更迭不斷,不斷開發和掌握高新技術、注重市場開發的企業逐步發展壯大,在結構調整升級中技術落伍、市場開拓乏力的企業影響力和在行業的地位逐漸下降,會員結構發生了變化,應與及時調整。在2007年6月12日召開的分會三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上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調整了2家副理事長單位、4家常務理事單位和5家理事單位:增補石家莊博深工具集團有限公司和河南華晶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副理事長單位,增補北京安泰鋼研超硬材料制品有限責任公司、武漢萬邦激光金剛石工具公司、廣東奔朗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上海中羽工業鉆石有限公司為常務理事單位,增補佛山市地天泰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福建萬龍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泉州眾志金剛石工具有限公司、廈門林光工貿有限公司、鄭州超硬材料產業園為理事單位。也吸收了兩家新會員單位:佛山市南海丹灶勁剛工模具有限公司和平邑縣劉宏刀具廠,還有5家單位已交了入會申請表,在待批過程中。及時調整改善了會員結構,保證了分會的活力。
2. 以提高企業技術和管理創新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
開拓國內外市場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分會活動
2.1 部分重點骨干企業領導人座談會
我分會近年來每年組織召開一次部分重點骨干企業領導人座談會,亦可稱為高層論壇,要求企業一把手參加,也有個別企業因特殊原因派二把手參會的。這些企業都是各個產品領域名列前茅的企業,而且是動態的,每年都有干得好、發展快的新企業加入,參會企業數也不斷增多。主要目的是交流做大、做強、做久企業的管理經驗。各企業領導人的發言均經錄音整理后刊登在分會會刊上,供中小企業領導人參考借鑒,進而推動整個行業健康地可持續發展。
2007年1月17---19日在開封賓館組織召開了該類座談會。有17家企業領導人和國家超硬材料產業基地領導人參會,有些企業強烈要求參會,但為了保證會議規格和質量未能得到允許。這些企業大都是從小企業迅速發展起來的,也有直接引進技術和大資金高起點大規模起家的。雖然他們經營的具體產品不同、產品應用領域不同,管理方法不同,但有以下共同點:1. 有強烈的民族意識,2.有做強做大民族產業的責任感,3.有明顯的產品技術優勢,掌握核心技術,4. 有特色的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各領導人在會上都發表了令人振奮的演講,還對反傾銷案進行了認真總結和反思。詳見分會會刊《中國超硬材料》總第49期。
2.2 金剛石生產前三名企業領導第三次會晤,共商規范競爭秩序大計
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南陽中南金剛石有限公司和河南華晶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三家的金剛石產量占全國產量的約70%,主導著內外銷市場。近年金剛石質量有了質的飛躍,各種原輔材料價格節節上揚,但因惡性競爭陰影揮之不去,金剛石價格持續走低,背離了其應有的價值,導致企業效益大幅縮水。既影響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針,也有引起反傾銷的風險。龍頭企業有義務在規范競爭秩序方面做出貢獻。所以分會于2007年3月19日組織前三名企業領導第三次會晤,期望他們在規范競爭秩序方面起到表率作用。經充分磋商達成如下共識:1.作為大企業要將競爭目標瞄準國際競爭對手,樹立中國金剛石的國際品牌和強國形象,2. 要以提高產品質量和售前售后服務水平進行競爭,不以降價促銷進行競爭;3. 照顧中小企業利益,不與其爭奪市場需求的抵擋產品和量小特殊產品市場,引導企業走差異化發展道路;4.不在同一家客戶進行“拉鋸戰”,進行一定的市場分割;5.2007年上半年各自保持價格體系的穩定,若有重大營銷措施出臺則事先通報其他方,下半年再會面,總結上半年運行情況,商討下半年措施。
三企業領導會晤在穩定行業市場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后因某企業不積極,機制未能維持下去。
2.3 召開三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調整領導機構
2007年6月12日在西寧召開了三屆三次常務理事擴大會,主要議題是:傳達總會秘書長會精神,審議分會2006年工作總結和2007年工作計劃,調整領導機構,通報2006年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專題講座。經過認真充分討論,通過了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以無記名投票的方式調整了領導機構(見本文1.5節)。秘書長通報2006年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并分析了2007年行業走勢,特邀七名專家教授分別作了行業急需關注和發展的七個專題報告:大單晶金剛石的工業合成,高檔金剛石工具的開發應用,釬焊超硬磨料工具在難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中的應用,油田、礦山用超硬復合工具的發展及提高質量的途徑,CVD金剛石新進展,六面頂壓機壓力溫度及功率的精密控制,歐洲OSA認證介紹。會議議程既有協會工作內容又有較強的技術發展內容,受到了與會代表贊揚。
2.4 召開行業技術發展論壇,展示技術開發成果,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2007年11月6——7日在珠海召開了行業技術發展論壇,這是行業企業一年一度的大聚會,是科研開發成果的大展示;到會專家教授多,論文宣講多,引導行業健康發展作用大。也是一年中秘書處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一次活動。參加會議的代表有來自高校的博導、教授、博士,有德高望重的老專家,有來自科研生產一線的中青年專家。在會務組注冊參會人員185人,實際參會人數200余名。
秘書處為開好本次論壇,廣泛征集論文并編印了一本論文集,論文集收錄論文32篇,其中發展綜述類文章7篇,超硬材料類文章5篇,超硬材料制品及應用類文章11篇,原輔材料類文章5篇,檢測及設備儀器類文章4篇,論文集中反映了行業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對行業健康發展具有指導性意義。
秘書長在會上對2006年及2007年上半年行業經濟運行情況進行了匯報和簡略分析。
一天半的論文演講由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河南工業大學王秦生教授,協會專家、吉林大學博士生導師賈曉鵬教授和協會專家、燕山大學博士生導師王明智教授分別主持。先后有17人演講了19篇論文。大多數論文是近來最新的科研成果,展示出了行業多領域的發展方向,具有頗大參考價值,會議主要成果詳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孫毓超教授級高工所做的大會總結。會議還邀請德國飛羽公司總經理在會上介紹了繩鋸串珠的燒結技術,意欲推動我國繩鋸制造的發展,為礦山開采、異型建材加工提供高效、節能、節材的優質繩鋸產品。
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副所長劉明耀教授級高工主持了半天的討論會。討論會開得非常熱烈,發言踴躍。未能成文的專家學者在討論會上介紹了自己的科研成果,關心協會工作的專家學者和企業老總們對會議組織形式、秘書處工作方式方法提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也提出了誠懇的批評意見,希望協會組織的每次會議能給與會者提供完善準確的行業經濟運行數據,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更多貢獻,更多地到各地企業調研走訪,進一步提高會議質量和協會的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
大會結束后,受技術專家委員會主任沈主同教授的委托朱峰理事長主持召開了專家委員會會議。主要研究2008年9月5日~7日將在鄭州召開的“第五屆鄭州國際超硬材料及制品研討會(5thZISC)”學術委員會成立程序、大會分專題論文組稿、審稿、特約報告負責人。與會專家集思廣益,為籌備好5thZISC學術工作和整個會議展開了充分討論,并形成了學術委員會成立程序,確定了各專題負責人(詳情另外發布)為開好國際會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5 緊跟形勢變化,及時出臺建議
根據國家將調整出口退稅率的新政策,分會為協調各出口企業應對新局面的措施及價格調整步伐,于2007年6月22日上午在鄭州裕達國貿酒店召開了主要出口企業緊急會議,通過認真分析和討論,形成建議如下:企業應通過技術進步、節能降耗、管理優化等內控措施,降低生產成本,適應市場變化;因原材料及能源價格持續上漲,企業已無力完全自行消化成本上漲因素,應對出口產品價格進行相應調整;各企業要根據自己實力和消化水平于2007年7月1日起對出口價格進行調整。
2.6 認真總結反傾銷經驗教訓,規避今后被反傾銷的風險
我們利用了幾乎所有的會議大談被反傾銷的危害和規避被反傾銷的重要性,同時也總結了應該反思和注重的幾個方面: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在組織企業集體抗訴中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加強學習和運用WTO法律的意識,增強應對能力;企業發展戰略中要有規避被反傾銷的內容;加強人才培養,增強企業活力;加大科研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適時提高勞動成本,與國際企業接軌。
2.7 積極開展國際活動,盡力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2.7.1. 參加國際金剛石會議
2007年4月19~20秘書長李志宏陪同分會副理事長、南陽中南金剛石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攀參加了在意大利羅馬召開的國際金剛石會議。與會代表300余名,分別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世界各地大學、研究機構的華裔和華人約20人。以中國名義參加會議的10人,其中中國臺灣4人,中國香港2人,設在上海的跨國公司2人,真正代表中國大陸公司的2人。被大會安排做論文宣講的兩位中國大陸人未能到會。
大會安排近90篇論文分4個會場進行了宣講,大部分論文集中在超硬材料及工具的前沿技術和最新研究成果方面。其中CVD、PCD、PCBN方面論文較多,屬當今研究熱點之一。
除正常參加會議外進行了大量會外活動,拜訪了并購DI的Sandvik公司總裁Tom Erixon先生等著名公司領導人、印度金剛石協會理事長、華裔科學家、俄裔美國海軍研究試驗室的寶石級單晶科學家等知名人士,向有關人士展示了中南最新研制并批量生產的30/35以粗及8/10粒度、尺寸2mm級的金剛石單晶,引起了與會科學家的高度興趣和廣泛關注。特別是俄裔美國科學家Boris Feigelson認為不用晶種直接用普通靜壓法能合成出2mm級的金剛石是個很大的成績,按其以前的觀念認為是不可能的,他特意索取了樣品,準備回美國后進行研究和展示。
借會議之機,我們還宴請了所有華人華裔與會代表,既增進了友誼和了解,又溝通了信息、探討了今后合作研究的可能性。并邀請他們參加將于2008年秋季舉辦的第五屆鄭州國際超硬材料研討會,大家愉快地接受了邀請并表示盡力安排好工作,屆時參加會議。
參加該會議既能了解本行業世界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也能宣傳我國產品水平和行業發展,收獲是巨大的。
2.7.2. 組織企業赴烏克蘭和俄羅斯對等洽談并參觀展覽會
分會組織15人代表團于10月23日至11月1日,先后訪問烏克蘭和俄羅斯,并參觀了“烏克蘭國際石材及加工機械展覽會”和“莫斯科國際五金工具展覽會”。國家超硬材料產業基地主任包萬民任領隊,分會副理事長、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院長呂智任團長,中原工學院超硬材料研究所所長王秦生教授任副團長。
為了做好本次活動,2007年6月23日~7月2日分會秘書長李志宏、超硬材料產業基地主任包萬民及翻譯杜曉明赴兩國進行了前期籌備訪問。與烏克蘭科學院超硬材料研究所商定,利用“烏克蘭國際石材及加工機械展覽會” 和“莫斯科國際五金工具展覽會”期間,中方組團前往洽談。目的是推動中烏企業間的技術、貿易合作,實現兩國技術、產品的互補共贏。中方負責中國參團企業的組織工作,烏方負責對等接洽企業的組織工作。中方將參團的10家企業(15人)名單及所感興趣的洽談內容9月份發給烏方。烏方根據我方企業及感興趣的洽談內容對等組織了烏方數十家企業60余人。
代表團在烏期間與烏方組織的超硬材料行業代表60余人進行洽談。洽談會在烏克蘭超硬材料研究所會議大廳舉行。75歲高齡的所長諾維科夫院士主持會議并講話歡迎中方客人,所長助理及技術負責人介紹了該所基本情況及烏克蘭超硬材料行業科研及技術發展情況,還對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希望今后加強合作。
包萬民主任在會上介紹了鄭州開發區超硬材料產業的發展情況,發展環境和有關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王秦生教授代表李志宏秘書長在會上介紹了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材料分會以及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的情況,并代表秘書長邀請烏克蘭行業專家、企業領導和商賈,參加2008年9月舉辦的“第五屆鄭州國際超硬材料及制品研討會”。
呂智院長及參團企業代表在會上分別介紹了各自的產品以及科研、生產、經營情況和合作意向,與烏方在會上會下進行了多渠道接洽和交流,增進了了解和感情,建立了聯系。參團企業向烏方人員展示了所帶產品樣品并發放了產品樣本,引起了烏方人員濃厚興趣,愿在今后交往中深入洽談合作項目。雙方都認為本次活動將對今后雙方加強合作和貿易往來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代表團在烏克蘭參觀了正在基輔國際展覽中心舉辦的“國際石材與機械展覽會”,參觀了在莫斯科國家展覽中心舉辦的“莫斯科五金工具展覽會”。通過參觀兩個展會,不僅了解了世界超硬材料及工具的發展方向,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自己產品在世界市場上的定位,看到了各國產品的互補性和商機,增強了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的信心。
本次烏克蘭、俄羅斯考察活動是協會組織的境內外企業對等洽談的首次嘗試,與以往組團參加境外同行舉辦的國際會或相關展覽會不同,這次事先將參團企業感興趣的洽談內容發給對方,對方組織者負責組織對等企業進行洽談。雖因時間安排緊張,未能就某些項目達成協議,但有組織地宣傳了我國超硬材料行業和產品,了解了俄、烏相關行業現狀,對以后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奠定了一定基礎,相信參團企業會在以后的溝通聯絡中獲得某方面的合作,對推動中國超硬材料行業開拓獨聯體國家市場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2.7.3 協助企業參加國際展覽
2007年1月27日至2月15日分會負責組織了理事長單位——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的印度石材展參展和開發市場活動,為其開發石材工具制造設備儀器的印度市場做出了應有貢獻,收到了良好經濟效益。
目前正在通過總會幫助會員單位聯系2008年JIMTOF展位,若能聯系成功,將組團前往參展。
2.7.4 保持與國際同行的正常交往
2007年8月22日分會會同理事長單位接待了韓國工具工業組合(以下簡稱“韓工具協會”)一行六人,代表團來訪的目的是:調研工具制造企業,尋求中韓兩國間技術、投資、開發進口渠道等方面的合作,提高中韓工具業的競爭力,促成兩國工具企業間實質性合作活動。雙方分別介紹情況后均表明了合作意愿,表示今后將加強溝通聯絡,尋求實質性合作突破。
秘書長向客人介紹了超硬材料行業的基本情況及對中韓兩國企業和產品的看法,認為韓國金剛石工具類產品總體水平高于中國產品,但在原料生產、部分高端產品及價格上中國占據較大優勢,兩國合作潛力較大。他還向客人介紹了2008年將在鄭州召開的“第五屆鄭州國際超硬材料及制品研討會”籌備情況,該會是最大的金剛石行業國際會議,水平最高、參會人數最多,國際影響力最大,日本工業金剛石協會已表明作為該會支持單位,誠摯邀請貴會加入支持該會行列并前來參會。客人答應回國后在會員中宣傳該會并經理事會研究后正式予以答復。
分會保持著與美國、日本、印度等工業金剛石協會正常溝通聯絡。
3. 加強統計工作,辦好行業年鑒及各種刊物
超硬材料行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因其涉及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生產企業以非國有體制為主,企業關注的是效益,而且視完善的統計為企業的機密。盡管我們向企業保證不公布具體企業的具體數據,只公布匯總后的行業總體數據,但企業仍有顧慮。再加上條塊分割的舊思想仍未徹底消除,統計工作是機械小行業中最難的一個。統計周期太長,再加上分會人力所限,難以滿足月報季報的要求,近年來我們克服了多重困難,每半年統計一次行業經濟運行情況,經匯總分析后向行業企業通報。
《中國磨料磨具工業年鑒》是行業唯一的資料性年刊,盡管統計難度大,運行數據準確性仍待提高,但它是權威性的,對行業發展、企業決策提供了權威數據。本年鑒在磨料磨具、涂附磨具分會的大力支持下,涵蓋了三個小行業的全部內容。該年鑒的統計、編印出版占據了我們大量時間、耗費了大量精力。但因它對行業發展有好處,我們還是不遺余力地堅持做好該項工作。2007年我們在配合總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年鑒》編印出版的同時,完成了本行業年鑒的出版。
2007年由我分會編印出版的《磨料磨具通訊》月刊、《中國超硬材料》季刊、《中國磨料磨具工業年鑒》、《論文集》等資料計18冊,計約226萬字。為行業提供了大量信息服務。
我們首次組織編輯出版了《磨料磨具英漢小詞典》,歷時已三年余,該詞典32開本,884頁,收詞17500余條,其中標準術語3500余條,除磨料磨具專業外兼收機床工具及其相關專業的詞條,還給出了與本行業有關的ISO標準與國家標準術語附錄,有漢語詞條索引,是行業首部英漢工具書,相信會對行業技術、經貿發展有所裨益,會得到行業相關人士歡迎。
4. 加強分會互聯網站建設,提高信息服務水平
“中國超硬材料網”是本分會的門戶網站,是分會的主要輿論陣地,是行業服務的信息平臺。多年來不斷填充技術、產品、標準、經貿信息等內容,使其影響力不斷擴大,已成為國內外人士了解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的主要窗口,已成為企業溝通世界的主渠道之一。分會活動的相關文件、會議通知、國內外新聞均實現了實時網上發布,快速、廣泛地傳遞多方位信息。2007年網站更換了負責人,在新領導的強有力領導下,2007年網站經營上了一個新臺階,重視與市場接軌,溶入市場走進企業,加大商務信息欄目建設的力度,2007年新增客戶120戶,增加新聞信息1620條,供求信息5299條;企業數據6000余條,產品數據4000余條,均比2006年增加約一倍; 2006年點擊率5000次/月,2007年點擊率29000次/月,點擊率迅速且大幅度地提高。有48個國家和地區訪問中國超硬材料網,主要有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美國、南韓、德國、俄羅斯、烏克蘭、克洛地亞、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巴西、印度、澳大利亞、南非、贊比亞、尼日利亞等。
網站水平的快速提升為行業發展做出了一定貢獻。
總之,2007年本分會在總會的領導下和廣大會員單位的支持下,完成了總會交辦的各項任務,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分會活動,為會員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加強行業自律、通報行業經濟運行狀況、研討行業發展方向、引導行業健康地可持續發展等方面辦了些實事,得到了廣大會員單位的贊譽,同時也提高了秘書處工作人員的素質,力所能及地發揮了協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由于人手偏少、資金不足,全面為會員單位服務深感力不從心,工作上需要改進和提高之處頗多,殷切希望總會和廣大會員單位不吝指點,使分會工作能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