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上網電價出臺,國內市場或將快速啟動:發改委8月1日出臺光伏上網電價,國內光伏行業發展機制將發生重大改變。此前主要是通過特許權招標、金太陽工程等方式補貼光伏行業,未來將采用市場化機制推動光伏行業發展。德國2000 年出臺上網電價法,光伏新增裝機容量增長率達230%,預計國內光伏行業也將實現快速增長。國內西北地區日照豐富,目前上網電價高于去年特許權招標中標價格,隨著組件成本下降,國內光伏電站已經可以實現微利,預計電力集團投資積極性提高;此外光伏電站出力特性好,發電高峰與用電高峰同比,對電網調峰和電網沖擊小,易于接入。
歐洲政策趨于穩定,光伏市場長尾效應正在顯現,全球光伏市場長期前景看好。上半年德國和意大利光伏補貼削減政策不確定,導致裝機停滯,需求大幅萎縮;目前德國和意大利政策已經確定,且隨著上半年組件價格大幅下滑,意大利光伏電站回報率可達20%,德國也達到10%左右,預計下半年安裝需求將好轉。光伏市場的長尾效應正在顯現,中國、美國、日本和一些其他新興市場光伏需求將快速增長,改變以往歐洲市場約占80%以上的狀況。根據EPIA 預計,到2015 年樂觀預計全球新增裝機容量將達44GW,光伏市場長期前景看好。
光伏產業鏈競爭格局:多晶硅集中度或將提升,光伏設備進口替代持續。目前多晶硅產能持續擴張,預計到2012年前四大廠家GCL、OCI、Wacker 和Hemlock 的總產能超20 萬噸,超過2010 年全年需求量的約17 萬噸;隨著多晶硅龍頭產能擴張加速,未來多晶硅行業集中度或將繼續提升。電池片和組件行業進入壁壘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目前產能過剩,或許需要2-3 年左右來消化;光伏設備單晶爐已經完全實現國產化,多晶硅鑄錠爐國產率逐步提升,準單晶技術也在研發和試用,未來有望實現國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