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半年,國內鋼鐵行業運行較為平穩,發展過程中無大起大落,卻也有一些值得我們思考的特點呈現。
第一,產能利用率持續高企。2011年以來,粗鋼日均產量不斷刷新紀錄,上半年粗鋼平均日產量達到了194萬噸,6月份日產量更是創下199.76萬噸的歷史高點,年化粗鋼產量接近7.3億噸,產能利用率也不斷創出新高。
第二,下游需求受阻。在鋼鐵企業滿負荷生產、產能利用率高企同時,下游需求并沒有起色。從PMI指標看,除3月份有季節性回升外,上半年其他月份該指標都是回落的。PMI分項指數中,PMI原材料庫存下降趨勢與PMI產成品庫存上升趨勢形成鮮明對比。PMI及其分項指數均顯示出,企業對未來需求形勢持謹慎態度。就鋼鐵下游行業來說,受政策、油品價格等多種因素影響,汽車產銷量增速日益下滑,板材需求受到抑制;房地產也在政策調控中累積了大量的庫存,開發投資和房屋新開工面積均呈現同比增速回落態勢。
第三,上游成本壓力不減。對我國鋼鐵企業來說,鐵礦石是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之一。我國鋼材生產數量巨大,卻因為種種原因導致重要生產原料受制于人,利潤空間一再被侵蝕。繼鐵礦石定價出現月度定價的更短期模式后,近期,國際三大礦商又相繼哄抬鐵礦石價格,如何有效緩解上游成本壓力將成為我國鋼鐵企業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第四,行業微利狀況未改。根據中鋼協最新數據,2011年1至5月份80戶大中型鋼企利潤總額為428億元,同比下降2%;產品銷售利潤率為2.91%,同比降0.67%。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1至5月份全國鋼鐵行業實現利潤1206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大幅度回落。在上游成本高企、下游需求不振的環境中,鋼鐵行業微利狀況仍然沒有改善的跡象。
上面這些行業運行的特點基本上是一直存在的,但在新的形勢下也有新的表現,同時也向行業發展發出了新的挑戰。三季度,受到南方雨季及高溫天氣的影響,施工項目減少,鋼材需求下滑。高供給、弱需求的供需格局之下,鋼材價格震蕩走低概率增大。與此同時,國家宏觀調控的基本取向保持不變,繼續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下半年,我國堅持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社會融資總量合理增長。預計企業資金面仍將偏緊。因此,如何在三季度鋼鐵行業淡季內保持企業盈利是各鋼鐵企業短期內需要解決的問題。
就中長期而言,逐步走出行業微利困局、增強行業競爭力直至確保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則是各企業及全行業為之共同努力的方向。淘汰落后產能、提高行業集中度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關鍵舉措,最近相關部門的政策和表態也表明了加快鋼鐵行業結構調整的決心。針對鋼鐵上游的鐵礦石市場的未來發展,建立鐵礦石資源戰略保障體系,加大對西部地區的鐵礦石資源勘探開發力度也是我國鋼鐵業在今后一個時期的一個工作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