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來看,此次公布的18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較5月份均有所提升。其中淘汰煉鐵產能3122萬噸,煉鋼產能2794萬噸;較今年5月的淘汰目標分別增加469萬噸和167萬噸。同時煉鐵產能的淘汰指標也被提高到了450立方米,意味著450立方米以下的高爐將被全部淘汰。同去年淘汰落后的目標相比,我們也可以看出,本次淘汰落后主要針對煉鋼產能,而對前期已見成效的煉鐵產能的淘汰力度也未見減少。這主要是因為今年上半年我國鋼材產量居高不下,而鋼鐵行業盈利能力過低。今年1-5月國內粗鋼產量為2.9億噸,同比增長8.5%,6月下旬國內的粗鋼日均產量更是達到201.8萬噸,創歷史新高。但今年1-5月,我國鋼鐵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2.4%,遠低于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3.25%的水平,成為全國工業行業中利潤最低的行業。
7月11日,工信部公布了2011年18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共涉及2255家企業。分行業來看,水泥、煉鐵、煉鋼、焦炭和鐵合金等行業依然位居榜首。工信部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列入公告名單的企業落后產能在2011年底前被徹底淘汰,并做好檢查驗收和完成目標任務情況公告工作。那么,此次淘汰落后產能對未來鋼市有何影響?本文對此進行簡要分析。
表1 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對比 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工信部,MRI整理
從涉及的企業來看,本次淘汰落后的名單中盡管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如濟南鋼鐵350立方米高爐*6,河北鋼鐵30噸轉爐*3,等等。但名單中大部分企業依然是一些中小民營鋼鐵企業,且這些中小企業多以生產線螺為主。因此,三季度后期在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以及國家淘汰落后政策力度加大的雙重作用下,建筑鋼材可能會走出一波新的上漲行情。而對于上市公司來說,由于所涉及的落后產能占其總量的比重很小,所以對公司整體影響不大。
從涉及地區來看,本次淘汰落后產能涉及全國26個省區市,其中煉鋼產能淘汰最多的為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淘汰煉鋼產能均超過本省2010年鋼材總產量的10%,這可能會導致后期部分地區部分鋼材產品的結構性短缺,從而推動部分鋼材品種價格的上漲。
表2 分地區淘汰落后產能目標
資料來源:工信部,MRI整理
目前,鋼材市場正處于階段性底部,淘汰落后政策的出臺有望推動鋼價的上漲,改善鋼企的經營狀況。分品種來看,對長材的影響大于板材。且隨著淘汰落后產能政策執行力度的加大,后期影響還會有進一步實質性的體現。另一方面,由于淘汰落后產能將會對鋼材生產產生一定影響,從而減少對原料的需求,這有利于抑制鐵礦石價格的上行空間。此外,金融市場也對本次淘汰落后政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淘汰落后名單公布當日,期螺1110結束了連續4個交易日的盤整,當日上漲0.75%。
但是,從現在的實際情況看,盡管政府一直要求淘汰落后產能,但產能卻一直持續增長,這說明地方政府對政策的執行情況尤為重要。另外,淘汰落后所涉及的稅收、就業和利益分配等也必將會淘汰落后產能的進程。因此,在淘汰落后產能的細則和名單公布后,未來應密切關注政策的執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