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7月11日公告了2011年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并要求落后產能確保在2011年年底前徹底淘汰,淘汰落后產能涉及18個工業行業2255家企業。其中共涉及電解鋁企業22家,產能合計61.86萬噸/年。
從淘汰落后產能的規模上看,此次淘汰的規模較大,較2010年的33.9萬噸/年的規模接近翻番;從淘汰設備的類型來看,主要都是100千安及以下的小型落后能耗較高的預焙鋁電解槽。
綜合來看,這體現出主管部門對于產業優化,控制節能減排的決心和力度。加大對落后產能的調控力度有利于國內電解鋁行業加快轉型步伐,同時對于提高國內電解鋁平均生產指標水平也有較大幫助。
不過,上海有色網(SMM)認為,目前國內有效電解鋁產能大約2000萬噸,調控產能僅占目前運行產能的3%,且關停時間要求在2011年年底,屆時西部地區將有較多電解鋁新產能投產,因此這批落后產能的淘汰對于國內電解鋁市場的供應影響有限。
據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國內電解鋁產量為159.1萬噸,同比增長13.3%,環比5月份的153.6萬噸增加3.6%;1-6月份電解鋁產量為864.3萬噸,同比增幅5.6%。
上海有色網鋁行業高級分析師張昕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實際上從第2季度開始,鋁行業已出現短期的消費增速快于產量增速,包括出口增速迅速增長,目前電解鋁整體的開工率在90%以上,預計在第3季度供應的增速會上來,屆時將會逐漸達到總體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