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對全國終端市場開展的“導致陶瓷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因素”調查投票中,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費用上漲、物流費用上漲、推廣宣傳費用增加等均是推高陶瓷產品價格的影響因素。當中63% 的人認為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是主要原因。原材料價格上漲已被廣大廠商認為是致使產品市場價格頻繁波動的罪魁禍首。
終端價格以漲為主
2011年,注定會被建筑陶瓷行業所銘記。從年初至年中,在國家建材下鄉、房產新政等政策的引導下,在國外反傾銷、國內限電潮的沖擊下,在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急劇增長的夾擊下,終端產品市場銷售處于進退維谷、左右為難的境地。
6月中旬,本報聯合駐北京、上海、南昌等各地市場部進行全國性的市場調研,根據調研結果顯示,66%的經銷商表示今年陶瓷產品價格有所上揚,34%則表示今年產品價格基本保持穩定,這就是說今年陶瓷產品終端價格以漲為主,以穩為輔。
盡管終端產品價格上漲是大勢所趨,然而其漲幅卻不大。據蘇州經銷商表示,今年確實對終端價格進行調整,但漲幅不足5%。南昌經銷商則表示目前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的物價都在上漲,只要零售價格漲幅不是很過分,消費者也能夠理解。而長春經銷商則表示目前產品漲幅都在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內。
而部分經銷商則選擇以不變應萬變。貴州白塔瓷磚經銷商史強表示,目前,終端市場不景氣是事實,之前部分產品庫存尚未消化,所以不敢漲價。而由于自身代理的品牌批發價并未上漲,部分經銷商無需面對漲價難題。
原材料上漲被指是罪魁禍首
近年來,伴隨著市場形勢、行業風云的變幻莫測,很多經銷商開始關心上游事宜。全國市場調研顯示,89%的經銷商十分關注原材料價格的波動,60%認為終端產品漲價與上游原材料漲價密切相關,40%則認為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聯,但并非直接掛鉤。而在“導致終端產品價格上漲的多項因素”評選調查中,原材料上漲以63%的得票率榮登榜首,人工費用上漲、推廣宣傳費用上漲、物流費用上漲則分別以40%、30%、20%的得票率位列亞軍、季軍及第四名。
面對企業和商家的心聲,佛山市昂泰陶瓷顏料有限公司李某表示,原材料之所以上漲是因為國家對稀土資源日益重視保護,可供開采的源頭少了,導致價位抬高。
“為了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也為了幫助企業順利實現過渡,目前的色釉料價格是在穩步上升,并沒有如市場盛傳的那般高價。”李某表示。
陶一郎市場部經理白深榮則表示原材料上漲只是陶瓷終端產品漲價的眾多因素之一,“近幾年,原材料可謂每年都在持續上漲,企業早已把這部分成本增加計算在內。”
“漲”聲中商家忍痛讓利
采訪中,一行業人士這樣告訴記者,消費者買一塊磚,在導購員那可以打七折,在銷售業務員那可以打五折,在老總那可以打三折,然而即便打三折,經銷商仍有盈利空間,陶瓷行業的暴利可見一斑。
在建陶大環境欠佳、市場“漲”聲一片中,多數經銷商直言壓力很大。根據全國調研顯示,39%的經銷商表示壓力陡增,59%則表示身負一定壓力,無壓力者僅占2%。
消費者也受到此次“漲價潮”的強烈沖擊。據調研,8%的消費者表示恐價格進一步上揚,趕緊下手;43%的消費者表示將會先觀望,再決定是否購買;48%則表示會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選擇是否購買。
“別看我們終端產品稍有提價,但實際賺的比以前還少。”南昌一商家表示今年由于拿貨價上漲,自己也提高產品終端價格,但由于市場大環境競爭激烈,客源緊張,上漲部分多為自己承擔。
“市場冷清,在合理范圍內,通過適當降低售價來積累新老客戶成為經銷商的首選。”云南一商家表示,目前,終端市場促銷戰役“烽火連天”,開平、貴州、海南等多地商家選擇讓利換生存。
陶一郎市場部經理白深榮表示:“不少商家抱怨促銷頻繁且效果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是因為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供過于求;另一方面商家所謂的讓利實際價格讓步有限,其實惠難以吸引到消費者。”
應對“漲潮”商家自謀出路
盡管今年建材市場難熬,但是廣大經銷商們并沒有選擇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自謀出路。
蘇州經銷商選擇了未雨綢繆,預先存貨,降低經營成本的同時,進一步做好推廣宣傳。
大連經銷商關注相關配套,在加大工作人員培訓的同時,著力提高售中及售后服務,通過配套的升值,來彌補產品價格上漲對消費者的消極影響。
南昌經銷商也是如此,薩米特衛浴經銷商孫林林表示,市場環境越惡劣,售后服務就要做得越細。目前,該店不僅承諾購貨滿一定金額包送貨、包安裝,有時還幫業主捎送在別家買的產品。
上海經銷商著手開源節流,首先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壓縮成本,其次則是開辟其他的銷售渠道,增加新的盈利點。陜西經銷商則表示將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從家裝、設計、工程等方面入手開發新客戶,進行產品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