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公布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國內動力煤價格繼續維持上漲態勢,已連續12周上漲,但在電企煤炭庫存增加以及南方雨水增多的情況下,上漲幅度明顯收窄。
來自海運煤炭網指數中心的數據顯示:環渤海地區港口平倉的發熱量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為839元/噸,秦皇島4500大卡熱量動力煤價格為645-655元/噸,50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740-750元/噸,55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835-845元/噸,58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為885-895元/噸。
本期的環渤海動力煤平均價格較上期僅上漲2元/噸,漲幅0.24%,這也是該指數連續十二周出現上漲,較前期漲幅明顯減弱。秦皇島港各煤種價格整體保持平穩,其中除5800大卡動力煤價格上漲5元/噸,其余煤種價格均保持不變。
統計還顯示,主要煤產區山西內蒙等地煤炭價格連續三周保持穩定,山西地區動力煤價格車板價格本周出現下降。據統計,其中大同5500、5800、6000大卡發熱量動力煤價格分別為675元/噸、695元/噸、725元/噸,較上一期均下降10元/噸,降幅分別為1.46%、1.42%、1.36%。同時內蒙地區煤炭價格整體仍保持平穩。
煤炭行業專家李學剛分析指出,快速增長的電煤消費、夏季電力和煤炭消費高峰預期仍然是支持環渤海地區市場動力煤價格上漲的主要動力,但是,不利于沿海地區市場動力煤供求活躍的因素越來越多,對市場動力煤供求和價格的影響正在加深,也抑制了本期市場動力煤價格的上行空間。
在需求方面,全國主要發電企業的煤炭庫存顯著回升、采購熱情降溫。據統計,5月31日全國主要發電企業的煤炭庫存已經達到了6170多萬噸,比4月末增加了近900萬噸,同比增加了1210萬噸,比年初增加了560萬噸,達到2010年11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可用天數也升至17天以上的較高水平,短期內主要發電企業對市場動力煤的采購積極性已經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地區旱情得到緩解,水電出力將逐漸恢復。沿海消費地區工業企業的景氣程度有所下降,歐洲經濟低迷、人民幣大幅度升值、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貸款困難等等,已經使得我國沿海地區工業企業(特別是外向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諸多壓力,也導致近期一些地方性熱電企業的煤炭需求出現放緩勢頭,煤炭采購熱情降溫,這也是6月初以來國內海上煤炭運價小幅下滑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