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電價即將上調!為緩解部分地區電力供應緊張、抑制高耗能產業發展、保障民生,國家發改委決定自6月1日起,15個省市工商業、農業用電價格平均每千瓦時上調1.67分錢,但居民用電價不變。實業界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意味著制造業企業的成本壓力進一步上升,大量上市公司的盈利面臨進一步向下的壓力。券商分析師及私募經理認為,即將發布的PMI指數,以及不久后發布的宏觀數據當中,有關企業成本上升壓力的因素(比如PPI),可能超越CPI,成為主導市場預期的因素。
工業電價大面積上調
據悉,本次電價調整涉及的15個省市包括山西、青海、甘肅、江西、海南、陜西、山東、湖南、重慶、安徽、河南、湖北、四川、河北、貴州,15個上調銷售電價的省市中,山西省銷售電價上漲金額最多,每千瓦時上漲2.4分,四川省每千瓦時僅上調0.4分,調整額最小。另外,發改委已于4月10日起上調其中12個省的上網電價,安徽、湖南、江西的上網電價自6月1日起上調。這些省份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2分左右。其中,山西上調3.09分,調價金額最低的是貴州,每千瓦時上網電價上調1.24分。
制造業經營環境“雪上加霜”
來自鋼鐵、醫藥、機械、能源行業的實業界人士對《投資快報》表示,電價的上調目的在于緩解“電荒”壓力,但這無疑會進一步增加制造業企業的經營壓力,中期看,不少上市公司的盈利空間會被進一步壓縮。
一位諳熟能源產業格局的業界人士認為,當前的電荒源于“市場煤”和“計劃電”的扭曲性定價機制,并非火電裝機能力不足。在此背景下,可以預見,僅僅一次電價上調遠遠不能解決電力短缺的問題,展望未來,無論是上網電價還是非居民銷售電價都面臨進一步上行的壓力,悲觀一點說,工業電價今后將走上升通道。
相關的受訪人士表示,電價在幾乎所有的制造業企業成本當中均占有相當大的權重,而在諸如有色、鋼鐵、PVC、甚至汽車等重化工行業當中,電價的角色更是尤為重要。
本報此前已經指出,由于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就連經營環境一直“還過得去”的中醫藥制造業都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如今電價上調,無疑進一步加劇相關企業的經營壓力。
匯金增持未獲證實 “戴維斯雙殺”仍在繼續
昨日盤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權重股的股價出現異動,特別是工商銀行收盤上漲3.87%。記者注意到,關于“匯金增持四大行”的傳言已經在市場上流傳,但截止記者發稿,尚未有權威的消息證實匯金確實在增持銀行股。分析人士認為,從最近一段時間央企陸續被大股東增持的局面來看,匯金買銀行股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消息未來幾天能得到證實,將有利于市場恐慌情緒的緩解。
但目前市場成交量萎縮,疲態盡顯。關于“戴維斯雙殺”的擔憂仍未消除。上海一家私募基金的負責人認為,一方面,中小板、創業板企業的估值仍然偏高,泡沫破裂后市場平均市盈率水平大幅下滑;另一方面,銀根緊縮,企業資金緊張,生產成本壓力空前增大,這將導致企業盈利滑坡,將使上市公司的股價面臨來自市盈率下滑和每股收益下滑的雙重打擊,即所謂的“戴維斯雙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