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放緩的大背景下,2011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仍會面臨不少困難。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同期基數偏高等因素影響下,2010年第四季度至2011年上半年,我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速將呈放緩態勢;2011年下半年,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趨于穩定,國際貿易與投資活躍程度恢復,進出口增幅將逐步回升。
2011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平穩發展,面臨不少有利條件。世界經濟緩慢復蘇,新興經濟體復蘇勢頭較好。據世界銀行預測,2011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6.8%,而機電貿易歷史上一直高于全球貿易增長速度。
四大困難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放緩的大背景下,2011年我機電產品出口仍會面臨不少困難。
首先,本次補庫存過程接近尾聲,國際市場需求增長動力不足。因終端市場需求不旺,美歐企業“庫存回補”需求減弱,海外市場需求有所收縮。
另外,美國房地產市場疲軟,產能利用率處在低位,失業率處于10%的高位,消費者信心指數遠低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歐洲部分國家受債務危機影響,經濟情況惡化;日本修正后的8月經濟領先指標繼續下滑,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三個月下降。
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也受到通脹壓力上升和資產泡沫影響,我外部需求增長空間有限。
數據顯示,2010年下半年以來,上一輪各國聯手出臺的經濟刺激政策效應已經減弱,世界經濟由“政策拉動的快速回升期”進入“低速增長期”。
其次,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溫。2010年,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組織應訴的貿易摩擦和預警案件51起,案件集中在歐洲和亞洲地區,涉及我國通訊設備、家電、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配件及機械零部件等幾十個行業及產品,直接涉及企業上千家。
可以預見,2011年,美歐國家,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對我機電產品的“兩反”調查只會有增無減。尤其是針對能源產品比如光伏可能遭遇的貿易摩擦會有所增加。
總體上看,隨著近年我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我高科技產品出口不斷增長,出口產品貿易摩擦也逐步從單一產品向相關產業發展,從勞動密集型產品向高科技產品發展,從單一法律層面向體制制度層面發展。如2010年6月,歐盟對我數據卡發起反傾銷、保障措施、反補貼調查;2010年10月,美國政府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啟動對華風能、太陽能、高效電池和新能源汽車等清潔能源有關政策和措施的301調查;2010年12月,應鋼鐵工人聯合會的請求,美國政府向世界貿易組織就中國對風能制造商的補貼提出起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