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落后產能為何越淘越多?
編者按/ 過剩的鋼鐵產能讓國家相關部委幾次聯合下發“鐵腕”淘汰令,但鋼鐵產能卻出現了越淘越多的現象,數據顯示,2009年我國的鋼鐵產能為7.2億噸,2010年達到7.7億噸,到2011年,這一數字將超過7.9億噸,而市場需求只有4.7億噸,過剩2.2億噸。鋼鐵落后產能為何越淘越多?河北邯鄲的武安市鋼鐵企業亂象或能給予答案。
河北武安市是全國知名的鋼鐵重鎮,2010年武安市年產粗鋼產量1700萬噸,這里分布著近20家大小不一的鋼鐵企業,是粗鋼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同時,武安也是國家歷次鋼鐵落后產能調控、淘汰的重點對象,但國家的調控政策在武安似乎已經“失效”,武安的多數中小鋼鐵企業并未在調控政策中受到影響,反而利用調控政策擴張產能,拔掉小高爐換上大高爐,這里的鋼鐵產能一路狂飆,《中國經營報》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這里多數鋼鐵產能未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河北武安鋼鐵企業為何會出現這般亂象,違規產能為何如此之多?近日,記者深入武安,一一解析。
正午時分,在河北邯鄲武安市鑫山鋼鐵公司大門口,下班的工人紛紛從大門涌出。不少人一出廠門就大口呼著氣,似乎想把一上午吸進肺里的粉塵都呼出去。
鑫山鋼鐵公司位于河北武安市磁山鎮,由于礦石資源豐富,僅這個鎮上就有3家鋼鐵廠,整個鎮子幾乎都處在鋼鐵廠的包圍之中。
武安市是河北邯鄲下屬的一個縣級市,擁有18家民營鋼鐵企業,2009年的鋼產量是1636萬噸,占全國第一鋼鐵大省河北省鋼產量的十分之一。鋼鐵企業對武安市GDP的貢獻率高達70%,僅鋼鐵主業從業人員就占當地人口的10%。武安在河北素有“鋼鐵重鎮”之稱。但由于中小鋼廠眾多,產能嚴重過剩,在國家歷次鋼鐵產能調控中,武安不僅是河北更是國家有關部門重點監管的對象。
在國家嚴控鋼鐵產能的高壓之下,近些年武安確實淘汰不少落后產能,但另一方面,也有眾多鋼鐵廠因利益驅動頂風而上,一些鋼鐵企業通過改造舊爐的手段擴充產能,甚至還出現企業“假整合”,抱團規避政策的現象。
擴容是否獲批竟無人知情
從邯鄲到武安的路上,十幾座鋼鐵廠的高爐聳立,冒著濃濃的白煙,天空猶如被蒙上了厚厚的白紗,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一輛輛滿載煤炭和鋼材的貨車在路上呼嘯而過。
鑫山鋼鐵公司始建于1989年,1990年10月投產。在工信部2010年頒布的175家煉鐵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其赫然在列,鑫山鋼鐵公司要被關停的是一座230立方米高爐。
據武安市政府網公開信息顯示,2008年時鑫山鋼鐵公司只有128立方米、230立方米、320立方米的高爐三座,以及一個焦化廠。2008年后,該工廠將其中一高爐擴容改造達到近600多立方米,而這種擴爐正是國家明文禁止的,因為高爐擴容屬于產能擴建,新擴建產能就必須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核準。
根據2005年7月國務院發布《鋼鐵產業政策》規定,各地新增生產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相結合,原則上不再大幅度擴大鋼鐵生產能力。同時要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容積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公稱容量20噸及以下的轉爐和電爐。針對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產能低水平過剩突出的狀況,該政策還特別強調,華北地區要重點搞好兼并重組,嚴格控制鋼鐵生產廠點繼續增多和生產能力擴張。2009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文重提落后產能淘汰。要求鋼鐵行業必須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產能和20噸及以下轉爐、電爐產能。
而在去年6月國務院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其中又提及“2011年前不再核準、備案任何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
至于鑫山鋼鐵公司產能擴容是否獲到國家發改委的審批,記者向該公司總經理何鴻兵詢問時,他表示對此情況并不知情,當時擴容是哪個部門批準的,確實弄不清楚。
同時,他還表示,在武安有許多企業300立方米以下的小高爐都改成了400、500、600立方米以上的高爐,“如果這些高爐按規定關閉的話,企業就沒法兒活了。”他說。
而武安發展改革局工業科科長馬祿昌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武安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十分重視,但不排除部分中小鋼廠變相增產擴能的情況。
隨后,記者聯系了河北省發改委求證鑫山鋼鐵擴產能是否經過審批,但相關人士也表示不知情,對國家發改委的求證,也獲得同樣答案。
違規產能幾近“遍地開花”
在武安,通過擴容增產的鋼鐵廠不止鑫山一家。
武安另外一座大型民營鋼鐵廠文安鋼鐵集團,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該鋼廠原先就只有540立方米高爐兩座,320立方米高爐一座,230立方米立高爐一座,50噸煉鋼轉爐兩座,35噸煉鋼轉爐兩座,年生產生鐵產能為120萬噸,鋼坯120萬噸。但為擴大產能,2008年后該廠又上馬一座1080立方米高爐,生鐵年生產量一下擴增到200萬噸,2009年該廠又籌備興建了一個年產60萬噸冷軋電工鋼板項目。
除此之外,還包括武安鑫匯公司、裕華公司、明芳公司、金鼎重工等其他一些在武安比較知名的鋼鐵公司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擴產。
本報記者通過武安市發改局了解到,去年11月25日,武安先后對7家企業8座高爐等違規產能建設項目進行封存。這些高爐年產在幾十萬噸左右,其中就包括鑫匯公司一座1080立方米高爐、裕華公司兩座1080立方米高爐、文安一座1080立方米高爐、明芳一座1080立方米高爐、烘熔一座1080立方米高爐、金鼎重工一座1080立方米高爐、廣耀鑄業一座800立方米高爐。“這些高爐很多都是為避免被淘汰從小爐改大爐建成的,但這些被封存的高爐只是冰山一角,類似擴容的高爐還在大量生產,并未獲得發改委的審批。”一位不愿具名的當地鋼鐵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對于這位鋼鐵企業負責人所述情況,記者向馬祿昌求證時,其拒絕回答。而武安市發改委局局長翟增軍也拒絕回答記者任何問題。
“被國家和省里‘指名道姓’的高爐確實關了不少,但與此同時,變相擴產、改造擴爐的現象,正遍地開花。而這些擴產都是違規產能,都屬于鋼鐵‘黑戶’。”河北武安一家被關閉的鋼鐵廠負責人表示。
據馬祿昌透露,根據武安市的“十二五”規劃,武安鋼鐵產能預計“十二五”末將增加到2200萬噸。而去年年底,武安地區共計擁有鋼鐵產能將近1700多萬噸,這也就意味著未來5年,武安還將新增500萬噸產能。
“鋼鐵是武安的支柱產業,對于一些小鋼廠違規上產能不經過審批的事情,武安地方政府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河北某大型鋼鐵企業集團的高層表示。但對于這種說法,武安地方官員并不認同,“未批先建,這在鋼鐵業屬于普遍現象,一方面為了發展,一方面還要承受國家調控政策帶來的壓力,很多看似違規的現象也不單是地方政府的責任。”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武安地方政府官員如此表示。
“假重組”實規避
而記者調查了解到,為了避免被國家政策“調控”,河北省開始出現民營企業抱團規避政策風險的現象,“鋼鐵重鎮”武安也不例外。
早在2006年普陽鋼鐵、文豐鋼鐵、文安鋼鐵、明芳鋼鐵、新金鋼鐵等12家武安當地知名鋼鐵廠組建新武安鋼鐵集團,而組建前這些鋼鐵廠大多是年產能100萬至300萬噸的中小民營鋼廠。
但組建后,新武安鋼鐵集團產能迅速擴大。根據中鋼協統計的2009年國內粗鋼產量前十強名單,新武安2009年粗鋼產量1671萬噸,產能位列全國第八,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列第八及第九位,三者的增加值僅次于鞍本集團、河北鋼鐵(3.91,0.03,0.77%)集團,位列第三。
盡管這次整合是政府推動的,但整合后企業之間仍然各自為政,不涉及股權和人事的整合。
“規模大的產能100多萬噸,小的產能幾十萬噸,產能標準一直在國家調控生死線的周圍游移,隨時可能成為調控對象。除了搞聯合,新武安別無出路。”新武安鋼鐵集團一位內部人士稱。
而在新武安成立之后,下屬企業之前都存在的節能減排和產能過剩問題并沒有得到改變。
在河北省2008年上半年沒有按時完成的66個減排項目中,新武安集團下面的文豐、明芳、普陽、元寶山、新金鋼、鑫山、興華等幾家公司都在其列。
2009年度邯鄲市的考核中,新武安集團下屬的裕華鋼鐵、新金鋼鐵公司又因為節能技改支撐缺口大,節能目標落實不到位,淘汰設備仍在運行,能耗指標不達標而被列入節能考核后進企業名單中。
關于新武安集團的整合,這幾年武安市政府一直在推動,但鮮有實質性進展,各個公司其實都還是獨立經營。
新武安的辦公地點位于武安市文安鋼鐵集團的辦公大樓里,在位于5樓的辦公室里,其董事長辦公室大門長年關閉,辦公室里只有新武安鋼鐵集團審計部、財務部一些工作人員辦公。而現任武安市鋼鐵企業聯合會會長兼新武安集團董事長的萬喜何,此前更曾長期擔任武安市主管工業的副市長。
“組建后并沒有真正實現人財物、產供銷一體化等實質性整合,只是建立了基本框架,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調度。”上述新武安集團一位內部人士稱,董事長實際上是個閑職,一般很少來這里辦公。
而武安市2009年和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及了關于推進新武安集團整合的工作,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清楚指出,“在已組建‘新武安鋼鐵集團’的基礎上,統一申報項目、統一原材料采購、統一備品備件供應、統一產品營銷、統一礦山勘探,加快集團由‘松散型’向‘緊密型’過渡。”
“新武安實際上就是‘假重組’,僅僅是為了規避政策風險。”一位了解新武安集團的知情人士表示,“由于一些民營企業在建設鋼鐵項目時并未經過國家批準,現在政府正在嚴查‘黑項目’、‘黑戶口’,也不排除一些企業通過這種方式尋找到項目合法化的保護傘,而一旦政策放松后,依然擁有控股權的民營企業很可能依然選擇各自為戰。”
本報記者于3月26日致電新武安集團,詢問重組的進展,參與重組的新金鋼公司一工作人員表示到目前為止,新金鋼一直在獨立運營,而萬喜何在接通記者電話之后,表示對于此事以后再談,并匆忙掛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