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原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在“2011冶金礦產品會議”上透露,中鋼協近日向國務院做了有關“進口鐵礦石價格大幅度上漲對鋼鐵行業帶來的不利影響”的專題報告,經批示,這一問題已交由商務部研究解決。
商務部接棒
據介紹,此次整頓將著力于“推行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和“合理控制港口進口鐵礦石庫存”兩個方面。為確保實施效果,中鋼協與五礦商會還將共同牽頭制定相關的處罰和監督措施細則。
而針對2010年以來進口鐵礦石頻頻發生的“含水量偏高”等質量問題,中鋼協還在推行制定《進口鐵礦石質量標準》,對進口鐵礦石的品位、含水量、含硫量等質量方面進行規定,不合標準的礦石將被禁止進口。
中國進口鐵礦石市場交易秩序混亂問題,多年來由中鋼協與五礦進出口商會協調解決。此次羅冰生的表態顯示,解決這一問題的層級已有所提升,未來商務部將承擔整頓進口鐵礦石市場秩序的重大責任。
收效仍堪憂
早在2008年,中鋼協就將解決進口鐵礦石價格飛漲問題的重點放在了整頓國內市場上。當年2月18日,公布了《鋼鐵行業進口鐵礦石貿易秩序自律公約》,提出要執行鐵礦石進口代理制和對進口資質進行嚴格審查。
兩年后的2010年4月,中鋼協聯合五礦商會共同發布了《2010年鐵礦石進口企業資質標準》、《進口鐵礦石代理制實施細則》、《進口鐵礦石合同定期上報登記及其流向登記備案規定》三份行業自律性文件。但其后的整頓進程仍舊緩慢。
中鋼協整頓的初衷是希望消除市場價格,在國內市場統一長協價;但隨著三大礦商推行季度定價的落地,之前所謂的長協價已日益趨近于市場價。從這個角度來說,再提對鐵礦石進口市場的整頓,恐怕已經難以獲得降低礦價的收效。
另外,雖然政府層面提升了對進口鐵礦石市場的關注層級,但鋼鐵業界對于重拾整頓進口鐵礦石秩序的前景依然難以樂觀。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時力推三大行業自律文件的原中鋼協秘書長單尚華已于3月初主動請辭,提前退休;而當時為了實施這一整頓行動成立的“進口鐵礦石聯合辦公室”中鋼協方面負責人、原中鋼協市場調研部主任陳先文也已離職,未來在中鋼協方面由誰來推進此事尚無定論。
更重要的是,當時推出三大行業自律文件時,五礦商會方面曾表示反對。在與中鋼協共同召開的“規范鐵礦石市場秩序聯合會議”上,五礦商會領導曾以提前離場的方式對文件的通過表示反對。
而未來,整頓鐵礦石進口市場之責交棒商務部,作為五礦商會的主管部門,商務部對此事的態度也存在著一定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