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工信部部長苗圩對媒體表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已上報國務院,并有望今年上半年公布。在“高油價”的時代,目光敏銳的投資者已開始提前布局替代能源,新能源板塊也已蠢蠢欲動。
煤炭讓路新能源比重看漲
國家能源局提出,到2015年,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要由2009年的70%以上下降為63%左右。另外,國家能源局還提出到2015年,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4.4個百分點,水電和核電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1.5個百分點左右;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比重將達到11%以上。
國家政策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傾斜,使市場對新能源板塊充滿期待。全國人大代表趙志祥表示,在除了大型國有企業以外,還有大批的民間資本已經進入了像太陽能、風能這個領域,當然核能表現的還沒有像太陽能那么突出。新能源發展的早期,國家的投入、國家的政策扶持還是非常重要的。
“十二五”全面推新能源開發
由于新能源板塊涵蓋的領域較廣,包括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源等,而且作為中國經濟實現低碳發展目標的重要力量,近幾年備受國家重視。
根據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在2010年至2020年間,新能源產業累計直接投資將增加5萬億元,這更是提高了新能源與清潔能源的熱度。事實上,在今年早些時候召開的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就已透露了一系列有利于新能源的政策規劃,包括太陽能發電、風電、核電、生物質能源等在內的新能源推廣利用和示范項目將在“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開。
在風電開發方面,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表示,將“堅定不移地推進風電開發,統籌落實市場消納,做好輸電規劃,繼續建設大型風電基地,爭取并網風機累計達到5500萬千瓦”;核電作為清潔能源的主力,也將迎來快速擴張階段。根據我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15年,中國的裝機目標將超過1500萬千瓦;而在生物質能源開發方面,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也表示,到2020年,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將達到3000萬千瓦。
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的發展進程一直與政策支持力度緊密相關。在政策利好的作用下,加上國內外市場逐步向好,我國新能源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
新興能源優勢明顯前景可期
目前,最被看好的是核能和光伏產業,具有廣闊的成長前景。中投證券認為,從目前公布的直投五萬億規劃來看,未來行業增速最確定仍是核電。相較于其他子行業,核能技術相對成熟、運行穩定,中國當前的技術水平已能完全保證核電站的安全運行。而光伏行業目前大部分依賴海外需求,但由于國內市場的潛在空間巨大,光伏板塊相關上市公司有著業績超預期和享受高估值的雙重看點。
而對汽車行業來說,發展新能源汽車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新能源汽車發展正面臨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從產業鏈角度看,新能源汽車涉及整裝、鋰電池、充電站等多個相關產業,其中,鋰電池產業無疑是新能源汽車產業板塊中最值得看好的板塊。
從市場的角度看,新能源的優勢并不是特別明顯,但成品油價格的進一步上漲,無疑為新能源行業奠定了良好的現實基礎,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優勢得以真正體現。
廣州證券認為,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逐漸成熟,已經具備發展的基礎和條件。與此同時,我國已經從發展規劃、消費補貼、稅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購、標準制定等方面,構建了一整套支持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的政策體系。因此,在油價繼續攀升預期的帶動下,新能源汽車概念將再次迎來投資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