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0周年。雙方決定將今年確定為“中國東盟友好交流年”,并圍繞“互利共贏的好伙伴”這一主題,確定了30多項慶祝活動,希望增進雙方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推動務實合作。
過去一年來,自貿區的發展成果豐碩:一是貿易額大幅增長;二是雙向投資異常活躍;三是經貿合作有新的發展,許多互通互聯的基礎設施項目都在商談之中,前景十分廣闊;四是旅游經濟發展迅速。中國東盟自貿區建成后開局良好,成果豐富。
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0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達292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5%。其中,中國自東盟進口達1545.6億美元,增長了44.8%;對東盟出口1382.2億美元,增長30.1%。中國對東盟貿易逆差163.4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38倍。東盟位列歐盟、美國、日本之后,是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同時,中國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國自東盟進口的產品主要是附加值較高、為東盟國家帶來較多就業的機電產品。海關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自東盟進口機電產品829.4億美元,增長39.4%,占當年中國自東盟進口總值的53.7%。
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0年中國對東盟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到25.7億美元,同比增長12%,已經超過了當年對歐盟的直接投資21.3億美元。
當前,東盟各國均重視擴大對華出口、吸引中方投資和爭取中方對大型合作項目的融資支持。作為東盟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和好伙伴,中國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加強睦鄰友好,深化區域合作,將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推向新高度。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內地民營企業也積極響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中國湖南在東盟諸國就有8萬人之眾,投資興辦的企業達1300多家,總投資額達14億美元,涉及五金、家電、服裝和箱包等行業。此外,還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建有紅木加工廠、石棉瓦廠、橡膠加工廠、電視機廠、水電發電廠等。
當前,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保持亞洲經濟增長勢頭和活力,是亞洲各國和地區面臨的共同任務。作為戰略伙伴,中國和東盟應繼續以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繁榮發展為主要任務。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保持領導人雙邊多邊高層交往勢頭,落實第二份戰略伙伴關系行動計劃,建設好中國東盟自貿區,推進基礎設施、運輸便利化等全方位的互聯互通,以及金融、資本市場的開放和融合,加強農業、環保、減災、衛生等合作,促進社會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