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猛增的經常項目順差給我國帶來的風險和壓力,日前召開的2010年全國商務工作會議上明確了方略:擴大進口和大力推進“走出去”。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王受文在接受采訪時說,明年我國在擴大進口方面將有一系列積極舉措,如完善鼓勵進口的一些政策,包括進口貼息、進口信貸、進口信用保險等;改善進口結構,擴大消費品、醫療設備和節能環保產品的進口等。
王受文還透露,明年將召開首次全國進口工作會議,屆時將制訂促進進口的具體辦法。
商務部產業司司長張驥說,“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采取五大措施促進機電產品進口:推動機電產品貿易便利化;組織企業利用展會平臺與國外先進設備制造商開展合作;敦促西方發達國家放寬對華出口管制;推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加大金融支持進口力度。
對于“走出去”,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說這是“十二五”期間的重中之重。
陳德銘表示,明年中國將加大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力度,研究拓寬外匯儲備有效運用以及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渠道和方式,支持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同時更新發布重點國別投資合作產業導向目錄;繼續推動境外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和農業合作,鼓勵發展深加工合作。
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處長李明光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期間透露,明年將重點落實并出臺三個法規,在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對外投資三個方面予以支持。其中《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的條例稿已處最后完善階段,爭取在明年初出臺。該條例旨在維護對外勞務合作的經濟秩序和對外勞務人的合法權益。
李明光還介紹說,《對外投資條例》目前已形成建議稿,該條例將推進境外投資的便利化;針對已于2008年正式頒布的《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商務部將在明年出臺配套文件和措施,促進對外承包工程發展方式的轉變。
商務部預計,今年全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超過800億美元,派出各類勞務人員近40萬人。
關于明年中國對外投資的預期目標,中國商務部貿研院院長霍建國在會議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明年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增長10%左右;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保持較快發展。
相關:
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呈現哪些特點?
目前在產業領域里,從事制造業的企業數目占比較高,但投資金額占比不高。這主要因為從事制造業還是以民營企業為主。近幾年,“走出去”的民營企業在數目上增長很快,但單項投資規模資金量不大。我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制造業對外投資應該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商貿服務類投資占比較大。礦產業投資方面,按項目數計算很少,但資本存量占比較高。通過貿易和投資來獲取資源產品完全符合國際慣例。現在世界上的主要礦產資源依然為西方國家所控制,中國所獲得的份額很小。
在發展模式上,跨國并購的占比越來越大。尤其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跨國并購已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工業園區、集群式的投資越來越多。金融業、保險業、物流運輸服務等方面的投資很不穩定,甚至可以說嚴重滯后。按國際經驗,服務業對外投資本來應該打前站,至少應該及時跟進。但目前我國此類投資依然比較弱小。(綜合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