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11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762,在前一交易日的基礎上繼續下行62個基點,創一個月以來新低。
中國是陶瓷衛浴產品出口大國,匯率的波動自然會觸動到衛浴出口企業的神經。對于衛浴出口企業而言,人民幣升值,同樣價格的產品換回的美元越來越少。針對這個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各地衛浴出口企業,企業表示出口狀況有喜有憂,不少企業坦言人民幣升值加之原材料上漲,他們出口壓力很大,對于應對措施和未來趨勢他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歡喜有人愁歐元貶值同樣波及衛浴出口
唐山惠達集團相關負責人馬永平表示,人民幣升值對惠達集團的影響很大。惠達集團是出口型企業,出口量占50%以上。對于匯率的波動,將直接影響到惠達集團的收益和利潤。比如匯率下降0.2元,那將影響到一千多萬元的銷售收入,或者說是利潤額。
但是,惠達衛浴因為圍繞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開展技術攻關、加快產品轉型升級,開發了特異型馬桶等152個新產品,新產品產值達1.34億元,占總產值的19.1%。惠達前三季度累計完成出口創匯7200萬美元焦點房地產網,同比增長25%。今年以來,出口訂單基本保持了滿負荷的狀況,比去年同期還好。無論從訂單數量還是出口創匯額,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都龍衛浴總經理邱瑞開則表示,都龍衛浴出口大概占公司銷售額的70%。人民幣升值以來,這段時間衛浴企業的出口情況都不太樂觀,大部分企業的出口都受到了美元、歐元貶值的影響,利潤出現了下降,很多企業的出口量也在大幅度下降。
但是短時間來看,都龍衛浴的出口量還是處在比較穩定的狀態。因為都龍的產品性價比高,在海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單是在美國,就有1000多家的超市在銷售都龍衛浴的產品。
九牧集團國際貿易部負責人表示,從量來說,九牧的陶瓷出口比往年增長很多,但也有一些問題需要面對,例如,反傾銷、技術壁壘、人民幣升值、海運價格上升、油價上漲、工人工資、原材料上漲等問題,造成產品難以升價,而且升價也不能大幅上升,產品利潤降低。
邱瑞開反映,最近,愛爾蘭政府財政狀況持續惡化,愛爾蘭國債連續下跌,收益率則持續飆升。不僅如此,愛爾蘭緊張局勢還波及其他歐盟國家搜狗,比如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在這種情況下,歐元連續大跌。對衛浴企業的出口來說,歐元貶值直接導致出口利潤的大幅度下降。都龍衛浴出口歐洲的產品大概占了其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因此,對都龍衛浴來說,歐元的貶值比美元的貶值帶來的打擊更加嚴重。
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價格建立自主品牌應對人民幣升值。
高第衛浴出口部經理鞏小康認為企業要渡過這個關卡,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提高產品的出口價格。
如果產品的價格高一點的話,匯率波動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就會小一點。但這是最迫不得已的方法,而且提高價格也會導致出口量下降。
二、采取套匯保值的方式。
現在很多企業都在通過套匯進行保值。怎么做呢?就是企業在報價上開始采用單一的人民幣去報價,單是采用人民幣報價的話,人民幣不變,美元單價跟著人民幣走,它升一段,企業也跟著升一段。但是這個只是間隔的,企業可以給客戶保證兩個月到半個月穩定的期限。等到這個期限過去之后圖行天下,如果匯率出現較大變化,那企業再來調整。但是目前來說,企業在這方面還是處于比較被動的位置。
三、研發新產品,對市場做一些調整。
這是企業渡過難關的最根本的辦法。企業如果想要提高市場份額,就需要去研發一些別人沒有的產品,保證產品的獨特性,以保證相對較高的市場份額。現在企業最主要的是開發新產品、開發新市場,但是在現在這種形勢下,要把新產品賣出去的話就比較難了,這要求企業犧牲掉一些份額來換取。因為以前做便宜的產品,可能可以賣得很好,現在做貴的產品就不一定能賣得出去。所以就只能忍痛舍去一部分市場,去賣高端的,質量更好、設計更好、款式更好、價格也更高的產品。
作為我國衛浴出口巨頭惠達集團,對于人民幣升值所產生影響,他們早已有了準備。
惠達集團幾年前就已經察覺到人民幣會升值,因此積極開展了一些應對措施。如擴大內銷比例,擴大外銷市場中自主品牌的銷售比例,對產品適當提價,充分利用國家政策降低出口創匯損失,等等。
對于匯率的調整,惠達集團一方面加大創新,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為提高產品價格做好準備和鋪墊;另一方面利用各種國際展會、廣交會、開展電子商務等多種貿易方式開拓國際市場,提高惠達自主品牌的銷售。
對于外銷的的政策,惠達集團將主要以擴大自主品牌為主,同時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保持出口產品的合理利潤空間。
益高衛浴國際銷售和國內銷售比例大約各占一半,面對國際市場可能出現的風云變幻,益高早已有了準備,他們在海外以益高自主品牌出口,并在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逐步建立益高品牌的超市、專賣店。
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主任梁柏清提出,要改變中國衛浴出口的現狀,需要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依靠創新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一些高附加值的產品的出口,減少低價產品的出口;其次是建立出口自主品牌,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從而增加一些應對危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