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質合金及特性
通常所稱的硬質合金,是指由難熔金屬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所組成的,通過制粉、成型、燒結工藝生產的一類合金。難容金屬化合物常用的有碳化鎢(WC)、碳化鈦(TiC)、碳化鉭(TaC)等。粘結金屬主要是鈷,還有鎳及少量的其他金屬。
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組成的復合材料,難熔金屬碳化物通常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第Ⅳ、Ⅴ、Ⅵ族的鎢、鈦、鉭、釩、鉿等元素的碳化物,在硬質合金中用得最廣的是WC、TiC、TaC等,這些碳化物中的一種或者一種以上與粘結金屬鉆組成的合金常叫做硬質合金,這類合金普遍具有硬度高、耐磨性能好、紅硬性好、化學熱穩定性高、抗壓強度高和耐腐蝕等特點。
2、硬質合金的用途
硬質合金具有一系列優良性能,用途十分廣泛,隨著時間推移用途還在不斷擴大,主要用途分述如下:
(1)切削工具:硬質合金可用作各種各樣的切削工具。我國切削工具的硬質合金用量約占整個硬質合金產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用于焊接刀具的占78%左右,用于可轉位刀具的占22%左右。而數控刀具用硬質合金僅占可轉位刀具用硬質合金的20%左右,此外還有整體硬質合金鉆頭,整體硬質合金小園鋸片,硬質合金微鉆等切削工具。
(2)地質礦山工具:地質礦山工具同樣是硬質合金的一大用途。我國地礦用硬質合金約占硬質合金生產總量的25%,主要用于沖擊鑿巖用釬頭,地質勘探用鉆頭、礦山油田用潛孔鉆、牙輪鉆以及截煤機截齒、建材工業沖擊鉆等。
(3)模具:用作各類模具的硬質合金約占硬質合金生產總量的8%,有拉絲模、冷鐓模、冷擠壓模、熱擠壓模、熱鍛模、成形沖模以及拉拔管芯棒,如長芯棒、球狀蕊棒、浮動蕊棒等,近十幾年軋制線材用各類硬質合金軋輥用量增速很快,我國軋輥用硬質合金已占硬質合金生產總量的3%。
(4)結構零件:硬質合金用來作結構零件的制品很多,如旋轉密封環、壓縮機活塞、車床夾頭、磨床心軸、軸承軸頸等。
(5)耐磨零件:用硬質合金制成的耐磨零件有噴嘴、導軌、柱塞、球、輪胎防滑釘、鏟雪機板等舉不勝舉。
(6)耐高壓高溫用腔體:最重要的用途就是生產合成金剛石用的頂錘、壓缸等制品,頂錘、壓缸用硬質合金已占我國硬質合金生產總量的9%。
(7)其他用途:硬質合金用途越來越廣,近幾年已在民用領域不斷擴展,如表鏈、表殼、高級箱包的拉鏈頭、硬質合金商標等。
3、硬質合金的分類
(1)碳化鎢基硬質合金:包括WC—Co、WC—TaC—Co、WC—TiC—Co、WC—TiC—TaC—Co、WC—Ti—TaC—NbC—Co等合金,這些合金均以碳化鎢為主成份。
(2)碳化鈦基或碳氮化鈦基硬質合金:通常以TiC或Ti(C、N)為基礎成份,以Ni—Mo作粘結劑而組成的一種硬質合金。這類硬質合金近幾年又有許多新的進展,如含Ta、W等重金屬元素的多元復式碳化物固溶體加入研制高性能Ti(C、N)基金屬陶瓷等。
(3)碳化鉻基硬質合金:以Cr3C2為基,以Ni或Ni—W等作粘結劑而組成的硬質合金,通常用來作耐磨耐腐蝕零件,近幾年還大量用于裝飾品部件如表鏈等。
(4)鋼結硬質合金:以TiC或 WC為基,鋼作粘結劑而組成的一種硬質合金,是一種可進行機加工和熱處理的合金,是介于傳統硬質合金與合金鋼之間的一種工程材料。
(5)涂層硬質合金:通常指在韌性的碳化鎢基硬質合金基體上通過化學氣相沉積或物理涂層方法,涂上幾微米厚的TiC、TiN、Ti(C、N)、Al2O3之類的硬質化合物而生產的。
4、硬質合金發展史
1923年,德國人施勒特爾發明硬質合金
1926年,德國克虜伯公司進行硬質合金(鎢鈷類)的工業化生產
1929年,德國克虜伯公司開始生產鎢鈷鈦類硬質合金
1965年,德國克虜伯公司研制涂層硬質合金
1970年以后,超細硬質合金、熱等靜壓、噴霧干燥、表面處理、添加稀土等
1984年,雙高合金(日本住友電氣公司)
1989年,低壓熱等靜壓設備(美國超高壓公司)
1990年以來,超細、超粗、涂層、梯度合金、熱處理、表面處理成為發展趨勢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生產越來越集中,逐步向三大家(山特維克、肯納、伊斯卡)集中,還有部分特色廠家(森拉天時、日本東芝、住友、三菱、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