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美國政府實施的關稅政策令全球經濟增長前景蒙上陰影,也使市場對于國際原油需求的預期較為悲觀,近期國際原油市場持續走軟。未來,國際油價下行風險或進一步加劇。
多機構下調石油需求預期
據路透社報道,近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發布了最新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下調對2025年和2026年全球石油需求預期。這是自去年12月以來的首次下調。報告說,下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國近期關稅政策對石油需求的預期影響。
報告顯示,歐佩克將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較上年增長量預期從145萬桶下調至130萬桶,調整后的全球日均石油需求預計約為1.051億桶。報告說,2025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增長中,約125萬桶將來自非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國家。
此外,報告還將2026年全球日均石油需求較2025年增長量預期從143萬桶下調至128萬桶。報告說,支撐石油需求的因素主要包括非經合組織國家強勁的航空旅行需求和公路運輸需求等。路透社則稱,預期調整直接反映了貿易緊張局勢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在全球貿易環境持續緊張的背景下,石油需求增長正面臨長期放緩的趨勢。
歐佩克還在報告中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1%下調至3.0%,并將明年的預期從3.2%下調至3.1%。歐佩克預計,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為2.1%,低于此前預計的2.4%;2026年美國經濟增長預計為2.2%,低于此前預計的2.3%。報告稱,全球經濟在今年年初呈現穩步增長態勢,然而,近期貿易相關動態給全球經濟短期增長前景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據美聯社報道,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也下調了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及國內原油產量的預期。EIA在最新發布的《短期能源展望》中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約90萬桶/日,較3月份的預測值下調約40萬桶/日。EIA預計,2026年美國原油產量將降至1356萬桶/日,低于此前預測的1376萬桶/日。目前外界擔憂,貿易戰升級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持久性損害。
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同樣令市場失望。IEA不僅下調了對今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預測,而且在其對2026年的首次詳細評估中預測供應將持續過剩。根據月度報告,IEA將2025年需求增長預測大幅下調了30萬桶/日,至73萬桶/日。該機構表示,由于“脆弱的宏觀經濟環境”和電動汽車日益普及,2026年石油消費量增長將甚至更慢,至69萬桶/日。報告特別指出,美國近期加征的貿易關稅已對全球石油市場產生實質性影響,直接導致本月國際油價出現大幅下挫。
IEA表示,由于美國關稅激增和經濟衰退擔憂加劇,風險情緒進一步加重,3月和4月初全球油價暴跌了約每桶10美元。IEA還警告稱,油價大幅下跌令美國頁巖油行業陷入困境。根據達拉斯聯儲最新的能源調查報告,各公司認為,油價需要穩定在每桶65美元才能使鉆探新油井有利可圖。
油價下行風險或加劇
近期國際原油價格下跌明顯,且一度跌至近四年來最低水平,而關稅戰是一大影響因素。美國關稅政策使風險資產價格大幅下挫,原油作為重要的大宗商品也難以幸免。
隨著貿易戰的持續升級,全球能源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歐佩克在內的眾多機構此次下調石油需求預期,不僅是對短期經濟波動的反應,更是對長期結構性風險的預警。在需求前景不明、供應調整困難的雙重夾擊下,國際油價下行風險或進一步加劇。
美國《華爾街日報》分析稱,關稅政策預計將大幅拖累全球經濟表現,這對原油市場來說影響尤其明顯,因為經濟低迷將抑制原油需求反彈。也有分析師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后續走向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疊加地緣政治局勢動蕩和市場情緒放大等因素,短期國際油價波動將會加大。
據美國“油價”網站最新報道,美國高盛集團下調2026年國際原油價格預期至每桶低于60美元。高盛集團分析師在最新研報中下調2026年倫敦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至每桶58美元,下調美國輕質原油價格預期至每桶55美元。
報道稱,下調明年國際油價預期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美國關稅政策將使美國經濟惡化,二是“歐佩克+”定于5月起增加的產量超出預期。高盛認為,如果美國逆轉一些關稅政策,同時安撫市場、消費者和客戶,油價將有望上行。
此前,高盛預計2025年全球原油市場將出現每天80萬桶的原油過剩,2026年則增加至140萬桶,這將進一步打壓油價。貿易戰與“歐佩克+”放松供應限制正在不斷加劇市場的悲觀情緒。
摩根大通也在近日下調了今明兩年的油價預期,理由是“歐佩克+”產量增加和需求疲軟。摩根大通將2025年和2026年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分別從每桶73美元和61美元下調至66美元和58美元。同時,將2025年和2026年美國輕質原油價格預期從每桶69美元和57美元分別下調至62美元和53美元。
摩根大通目前預計全球石油需求將增加80萬桶/日,而第三季度的平均增幅僅為30萬桶/日。摩根大通在報告中稱,來自“歐佩克+”的更高產量表明其反應機制發生了變化,這與需求疲軟相結合,將使市場供需平衡出現大規模過剩,并在年底前將布倫特原油價格壓低至60美元以下。
石油大國受到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際原油價格的下跌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美國石油鉆探商們投資的意愿。EIA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美國原油產量減少30.5萬桶/日至1315萬桶/日,創下2024年2月以來最低水平,這也是2024年1月以來美國石油月度產量的最大降幅。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頁巖油行業高管警告稱,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正面臨著多年來最嚴重的威脅,關稅政策引發的原油價格下跌,已將該行業的部分企業推向破產邊緣,油價已跌至得克薩斯州多數頁巖生產商的盈虧平衡線之下,并引發了市場對該行業可能被迫閑置鉆井平臺的擔憂。
有美國石油行業高管表示,當前混亂的關稅政策增加了決策成本。缺乏穩定性的環境讓石油行業高管們規劃投資和項目變得更加困難??偛课挥诿绹每怂_斯州敖德薩市的獨立生產商拉蒂戈石油公司總裁愛德華茲說,如果油價在未來幾個月內沒有回升,公司前景將變得岌岌可危。
持有數家頁巖油公司股份的Smead資管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斯米德表示,如果油價跌至50美元/桶,那么油氣行業的公司數量將減少一半,這將引發并購潮,強者將接手較弱企業的業務。
與此同時,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當前全球石油市場形勢極不穩定,市場參與者普遍持悲觀預期,這與美國關稅政策有關。他強調,石油收入是俄羅斯預算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俄方將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并盡可能減輕油價下跌給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此外,油價跌至四年來新低,也使得依賴石油收入支撐財政與經濟轉型的沙特正面臨更大的財政壓力。在此情況下,沙特可能需要進一步收緊財政政策,或者轉向更多融資,甚至可能考慮開征新稅。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測算,沙特需要油價保持在每桶90美元以上才能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在當前油價下行和沙特阿美分紅下調的背景下,惠譽預計,2025年沙特的財政赤字率將擴大至4.1%。迪拜國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愛德華表示,沙特融資渠道廣泛,預計將持續發行本幣和外幣債券以維持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