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市委、市政府邀請新華傳媒智庫包括東南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省社科院、省委黨校、新華日報社全媒中心來丹舉行發展新質生產力座談研討會,市超硬材料工具商會黨建指導員張建林出席這一活動并作了發言。現就發言內容報道如下,希望大家參與交流,提出建議,以利于推動超硬材料工具產業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這里舉行發展新質生產力專題座談會,是順應趨勢,加快轉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事實上,深度分析丹陽產業結構完全俱備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條件和基地,現在我市眼鏡產業就光學鏡片就占了85%以上的市場份額,汽車零部件去年產能達到388.88億元,在行業中有特殊地位,特別是超硬材料工具外貿優勢更加明顯,是行業中一支獨秀。多年來在天工、飛達、鋒泰、華昌、友和、金元素、友美等骨干企業引領下全產業鏈500余家工具企業競相發力,奮力克服新冠疫情、價格動蕩、外需不振以及中美貿易戰等許多困惑并持續前行,這充分說明我市的五金工具特色產業是有生命力的新興產業和朝陽產業。當前如何推動這一優勢產業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征程上再邁新高刻不容緩。最近商會秘書處集中精力對超硬材料行業啟動了專訪調查,廣泛走訪大中小企業,并形成專題調研報告8篇,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商會的平臺旨在擴大行業交流,增進技術融合,探討未來前景,協力應對競爭,傾聽企業訴求,下面就將調查走訪中掌握的實情向各位作一通報,特別是目前在行業中發展新質生產力上需要把握的幾個關鍵點與大家共勉:
一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扶優扶強特色產業。我市超硬材料工具雖然產業規模不大,但國際地位相當重要,目前全市現有金剛石、合金鋸片占據全球市場70%到80%,麻花鉆系列產品及高速工具鋼占據世界85%以上,特別是在當下,丹陽工具在海外無論天工、飛達還是鋒泰、華昌、友和等知名企業在全球同行業知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縱觀丹陽超硬材料工具四十多年的發展征程,也都是一路向前,持續攀高,越做越大,越做越強,是其它省份產業基地無法超越并很難追趕的,事實證明,在經濟發展中小產品可成就大市場,小產業也可推動大發展。當下順應中央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要求,我市務必要在培育、壯大、做強特色產業的定位上找準出路,尋求突破才能再登新高。今年1—4月份我市超硬材料出口超越去年,增幅達到10%以上,其中海關編碼8207鉆孔工具完成進出口3.8億元,增長14.8%;8202合成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完成進出口1.47億元,增長6.5%;8202鋼制圓鋸片完成出口0.74億元,增長30.5%;8202圓鋸片完成進出口0.6億元,保持平穩。以上數據都足以說明丹陽超硬材料工具這個產業是經得住風雨、扛得住打壓的優勢產業,因此,做強做大特色產業分外重要。
二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持續打響區域品牌。在2018年通過努力丹陽成為國家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并超越了較具競爭力的浙江永康,目前這個品牌地位高、含金重、影響大,為了唱響這個品牌,丹陽超硬材料工具商會協同商務局用5年時間持續借力中國國際五金博覽會、中國上海科隆展、廣交會等重點展覽,聚力“推基地、擴影響、樹品牌”。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我們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大型會展中創新思路建立“丹陽工具島”的強勢推進,使海內外客商了解了丹陽,增加了印象,擴大了貿易。事實上丹陽在區城品牌的打造和推廣相比于其它產業基地我市占據4大優勢:一是產業結群優勢。截止目前丹陽累計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工具企業達到500家,是其他產業基地無法比擬的;二是外貿出口優勢。事實證明,丹陽工具成就今天的輝煌就是持之以恒抓外貿、爭份額、求提升,從而確立今天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不倒;三是基地品牌優勢。在全國范圍獲得國家級五金工具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僅丹陽一家,當下區域品牌的宣傳推進也是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關鍵所在;四是智能發展優勢。經過多年的創新投入,現在全行業智能化、自動化發展突飛猛進并走在行業前列,因此,當下我們要整合四種優勢,選準突破領域才能激發內生動力。
三是發展新質生產需要在提檔升級中快人一步。分析我市的五金工具產業,雖然有一定的規模優勢和競爭實力,但對照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著眼于未來,我們仍然有許多路要走:首先從產品來講,無論金剛石鋸片和麻花鉆都屬于全產業鏈的中、低端產品,目前河南地區金剛石原材料企業規模大的年產能達到50億以上,特別是黃河、中南、華晶、力量等上市公司發展提速,實力增強,支撐了在行業中的獨特主導地位。同時產業鏈的另一端啟東電動工具也是后來居上,快馬加鞭,目前所涌現的包括啟東市蘇洋、大島、超能電動工具企業高水平發展既帶動了行業的發展,也助力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再上水平。因此,伴隨著這二大區域在超硬材料行業迅速崛起也應該引起我們足夠重視和特別關注,因為從歷史上講,過去我們的產業發展起步比它們早,基礎比它們好,實力比它們強,現在我們之所以落伍了是因為在發展理念、機遇意識、行業協同上存有缺失和不足,難以抱團聚力參與競爭,因此期望市委、市政府圍繞做強、做大傳統特色產業組織專門力量開展調研,制訂政策,銳意攻堅。
四是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在整合優勢上再行發力。這幾年我市超硬材料行業智能化、自動化發展進程加快,而這種進步不局限于我們金剛石和麻花鉆產業,主要體現在超硬材料自動化設備的提檔和升級。進入十四五,我市有2家自動化設備生產廠家功不可沒,真正做到二個企業服務改變一個行業的實際效果:一是江蘇力泰機電,它是金剛石鋸片專用設備生產企業,并通過原始創新為全市近200家企業提供技術支撐。目前這個企業的售后服務不僅包括丹陽還延伸到山東、福建、河北、江西等地,未來發展途徑更寬,渠道更多,優勢更大;二是江蘇寶利鋸業,它是合金鋸片專用設備供應商,是引進、消化、吸收國外技術的能手。今年上半年自動化設備出口越南就達1500萬人民幣以上,目前所研制的合金鋸片專用設備已分別出口印度、越南、加拿大、泰國等地,出口形勢一片看好。同時江蘇力泰近幾年所研制的靜電噴涂專用環保設備隨著水性漆廣泛使用,100多臺專用設備已為眾多丹陽工具企業解決了困惑多年的環保和安全壓力,并得到環保、安監部門和企業一致認同,進一步推廣。因此,建議科技、經濟部門深入這些企業,掌握情況,包裝項目,激發創新,推動前行。
綜上所述,超硬材料工具行業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上除了在以上幾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同時還應在引領企業開拓市場、擴大交流、唱響品牌、系統培訓、守住底線、遵循行業規則上發揮作用。事實上作為商會,由于特殊的工作局限性,抓手不多,只能在服務發展中“當助手、作鋪墊、提建議”,因此,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們將充分發揮平臺作用、橋梁作用、紐帶作用,拾遺補缺,盡全力為行業在新質生產力發展新征程再作新貢獻,奉獻新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