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縣金剛石制造基地一角。 柘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從申報材料受理到過會僅用71天,河南省柘城縣惠豐鉆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18日敲響上市鐘聲,創造了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最快上市紀錄。而在去年9月24日,河南力量鉆石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柘城縣第一家上市的本土企業,也是商丘市首家創業板上市企業。
不到一年時間內兩家公司接續上市,豫東平原柘城縣,正在上演“點石成鉆”的產業奇跡。
人造金剛石是通過高溫高壓,將石墨等碳材料和某些金屬反應生成金剛石。40年前,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的工程師馮金章,在老家柘城創辦邵園鄉金剛石廠。自此,從這個“母體”裂變出來的大大小小工廠形成燎原之勢。
鉆石生產企業車間。 柘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個思路貫始終,推動縣域經濟“成高原”。柘城縣縣委副書記、縣長余化敏說,近年來,柘城縣明確“做精微粉、做強單晶、做大制品、做亮鉆石”發展路徑,科學引領全縣超硬材料產業發展。歷經40余年培育,原來“小、散、亂”的作坊式格局,升級成了原輔材料、工業級金剛石單晶、金剛石微粉、寶石級金剛石、金剛石制品、鉆石首飾等完整的產業鏈條,蹚出一條傳統農區的工業發展新路子。
目前,柘城縣年產單晶金剛石30億克拉、金剛石微粉60億克拉、培育鉆石400萬克拉、制品3000萬件(套),金剛石微粉年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占全國的70%和50%,大顆粒單晶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
連續兩家公司在主板上市,一個農業大縣如何實現產業突圍?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從事金剛石微粉生產的家庭作坊在柘城縣邵園鄉、崗王鄉遍地開花。但由于體量小,往往被人“卡脖子”:原材料說漲就漲,從不給你打招呼;產品說降價就降價,有時候,貨送到才知道降價了。從成立縣級工業園區到升級為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柘城近年來不斷為金剛石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全面實施“筑巢計劃”“棟梁計劃”,出臺多項優惠措施,鼓勵企業科技創新。
璀璨奪目的培育鉆石。柘城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柘城縣建成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省重點實驗室1家、院士工作站1家。同時,柘城縣支持企業全面實施“生產換線”“機器換人”“設備換芯”,提速智能化改造步伐,培育國家綠色工廠1家,省級智能化工廠1家,省級智能化車間1家,推動超硬材料產業由“工具時代”進入“功能時代”。
當好“后臺服務器”,為企業接二連三上市做好“店小二”。為優化上市生態,柘城縣落實河南省推進企業上市五年倍增行動,設立2000萬元的企業上市掛牌基金,明確上市企業、掛牌企業和展示企業的獎勵標準和優惠政策,在產權、稅收、資金上對企業提供全方位支持;組建專班、明確專人、制定專案,開辟“綠色通道”,全力支持企業加快上市步伐。目前,除了已經上市的兩家企業外,厚德鉆石等正在做上市籌備工作。
柘城縣縣委書記王景宇介紹,下一步,柘城縣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按照“延鏈條、擴規模、提品質”的思路,推動超硬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打造500億級超硬材料產業集群;深化“萬人助萬企”活動,持續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建立梯隊培育機制、精準服務機制,優化政策幫扶機制,提高企業上市率和成功率,助力柘城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商丘建設對外開放橋頭堡、樞紐經濟新高地提供“硬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