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8月份工企利潤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工業企業利潤狀況仍處于起伏較大的階段。
9月2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1~8月和8月單月工業企業利潤情況。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77.9億元,同比下降2.0%。
記者注意到,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26.7億元,同比增長2.6%,整體呈現上揚態勢,而8月份工企利潤增速卻出現了負增長。
結合開年以來的數據看,今年3月、5月、7月三個月工企利潤增速都錄得正值,3月份工企利潤更是同比增長了13.9%;不過,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今年1~2月、4月、6月、8月工企利潤增速滑入負增長區間。
對于數據反復出現“由負轉正”“由正轉負”現象,專家指出,短期出現的調整不會改變整體工業企業利潤向上方修復的趨勢。
PPI成重要影響因素
為何8月份工企利潤增速繼今年4月、6月后再次出現“由正轉負”現象?對此,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稱,從8月份當月情況看,主要受工業生產銷售增速放緩、工業品出廠價格降幅擴大以及超強臺風不利因素等多重影響,工業利潤同比小幅下降2.0%。
而華泰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李超則對記者指出,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回落對當月工企利潤產生拖累。此外,消費刺激、專項債等政策對需求側影響效果兌現仍需時間,外部因素仍有擾動也是影響工企利潤表現的重要因素。
記者也注意到,近幾個月來,在月度CPI數據明顯走高的同時,PPI數據卻出現了顯著回落。8月數據顯示,從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擴大0.5個百分點。而同期CPI同比漲幅則為2.8%。
9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指出,近兩個月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下降。面對當前形勢,要尊重規律,更加注重運用市場辦法,保持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基本穩定,保證全年物價總水平處于合理區間。
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增長回暖
雖然8月工企利潤未出現同比正增長,但結合1~8月工企利潤數據看,當前工企利潤修復還存在不少積極因素。
朱虹指出,1~8月份工業企業效益情況呈現以下特點。
首先,汽車、電子、有色等主要行業利潤增長有所改善。1~8月份,汽車、電子行業利潤同比雖分別下降19.0%和2.7%,但降幅比1~7月份分別收窄4.2和3.6個百分點;有色行業利潤同比增長9.7%,增速比1~7月份加快3.7個百分點。
其次,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增長不同程度回暖。1~8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下降0.7%,降幅比1~7月份收窄2.2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分別增長2.8%和3.0%,增速分別加快1.6和0.5個百分點。
李超也指出,積極因素方面,減稅降費的實質性效果逐步顯現,庫存逐步筑底,未來有望從被動去庫存向補庫存切換。行業方面,8月汽車、電子、有色利潤改善,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利潤也相對回暖,私營企業和小型企業利潤保持正增長。
因此,他預計,未來工業企業利潤仍將保持震蕩修復態勢,短期出現調整不會改變整體工業企業利潤向上方修復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