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實驗室培育鉆石進入大眾視野,以“科技+環?!钡睦砟?,培育鉆石在短時間內備受關注,并在國際市場上逐步風生水起。
去年,全球最大鉆石生產商戴比爾斯宣布涉足合成鉆石領域,并發布自己的合成鉆石品牌,給鉆石行業投下一枚重磅“炸彈”。一時間,天然鉆石價格回落、鉆石市場重心轉移等擔憂情緒彌漫市場,引發行業各方熱議。
年輕化消費群體——與培育鉆石比較契合
據悉,培育鉆石是指采用小鉆石作為“種子”,通過技術手段模擬天然鉆石的生長環境,讓“養料”中的碳原子逐漸附著在鉆石種子上,從而讓鉆石種子成長為更大的鉆石晶體。根本上講,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具有相同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它并不是假鉆石,只是“生長”軌跡不同。
合成鉆石的顏色、凈度以及切工和天然鉆石沒有明顯差別,但兩者的價格卻相差懸殊。目前,1克拉合成鉆石的市場價格約為5400元,不到天然鉆石的1/10。由于合成鉆石的制作過程完全可控,純度較高,亦比天然鉆石更容易加工成各類首飾。有關預測顯示,五年內合成鉆石的全球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2100億元。
培育鉆石技術最近5年才被用于珠寶配飾領域。數據顯示,最大的消費動力是,千禧一代逐漸成為鉆石消費主力軍,他們注重佩戴需求的特性,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追逐新潮和時尚,為培育鉆石市場發展帶來契機。
國際市場迅速增長,但目前國內消費者對合成鉆石多抱持觀望態度,長久以來存在的“天然”情結,令大部分消費人群較難為人造類寶石買單。
培育鉆石供應商——盡早占領新“藍?!?/strong>
目前,實驗室生產鉆石只占全球鉆石總產量的一小部分,在不少培育鉆石供應商看來,對于鉆石培育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歷史機遇和挑戰。未來市場總會發展與規范,越早占領藍海,越能占得先機。
作為我國培育鉆石市場的先行者,華晶企業有關負責人認為,根據目前行業的市場分析,消費者對于鉆石的需求已由最初的婚慶必需,慢慢升級為日常首飾佩戴。培育鉆石在價格、品質、款式等多方面擁有綜合優勢,將為市場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也有望改變鉆石行業長久以來的固定格局。
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全球三大國際權威鉆石鑒定機構GIA、IGI、HRD,均可為培育鉆石開具鉆石鑒定與分級證書,且各種數據監測表明,培育鉆石在品質和成本上已達到市場化水準,與天然鉆石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成分完全一致。而隨著培育鉆石行業的成熟,國內檢測機構對于培育鉆石的定義也將逐漸規范、標準化,并且制定嚴格的界定標準,令消費者能夠更放心地選擇培育鉆石。
天然鉆石品牌——短期內無法撼動主力地位
一邊是培育鉆石供應商對未來藍圖的期許與暢想,一邊是天然鉆石品牌對市場無法撼動的自信。
天然鉆石品牌商認為,培育鉆石與天然鉆石并不屬于同樣的銷售市場,它們之間不存在競爭關系,培育鉆石的特性注定了與天然鉆石的消費市場不會有所重疊,而天然鉆石有限的儲備量和開采量也決定了它的價格必然持續走高?!爸灰N售的鉆石可溯源、可鑒定,就不會沒有市場。”
對于培育鉆石對天然鉆石市場的影響,深圳市盛世南非美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凌楷表示,不排除培育鉆石未來會有受部分人青睞的可能性,但天然鉆石作為“寶石之王”,要想取代其地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他以在中國市場出現良久的莫桑石、鋯石、紅藍寶石等為例,雖然合成或優化的寶石因價格低廉會在市場上擁有一定數量的消費群體,但相比天然寶石來說,依然差距明顯。“短期內,天然鉆石的地位還是牢固且不可動搖的?!?/p>
在深圳市愛迪爾珠寶有限公司事業部總經理張錦濤看來,眼下,培育鉆石進入珠寶市場并不會給天然鉆石造成太大的影響。其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定位截然不同,天然鉆石屬于珠寶,而培育鉆石則自誕生起,就被定位于飾品。
張錦濤表示,建立行之有效的鑒定標準,是行業做強做大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培育鉆石領域目前也存在類似現象,部分不法商家以培育鉆石冒充天然鉆石來銷售,或在銷售過程中故意對消費者隱瞞、淡化“培育”這一關鍵詞匯。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培育鉆石在珠寶飾品領域有一定的市場優勢屬性,但目前的培育鉆石市場尚不規范,培育鉆石應當光明正大的強調“培育”身份,不走弄虛作假的彎路,加強市場的監督與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