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工具行業是為制造業提供裝備的行業,從總體趨勢來看,機床工具行業市場和發展速度取決四大因素: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主要用戶行業如汽車、航天航空和一般機械制造業等的發展速度、外商投資增長速度以及全球的經濟增長速度。
機床工具行業從2000年走出低谷后,經歷了幾年的快速發展期,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增長了一倍多。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4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的8個制造業即金切機床、成形機床、鑄造機械、木工機械、機床附件、量刃具、磨料磨具、機床電器的2000多家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 1087.85億元,同比增長32.3%。 2004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創歷史紀錄, 1~12月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達到111.8億美元。1~12月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包括磨料磨具)89.3億美元,同比增長 45.0%;機床工具產品出口(包括磨料磨具)22.5億美元,同比增長33.5%。
2004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創歷史紀錄, 1~12月機床工具行業進出口總額突破100億美元大關,達到111.8億美元。1~12月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包括磨料磨具)89.3億美元,同比增長 45.0%;機床工具產品出口(包括磨料磨具)22.5億美元,同比增長33.5%。
2005年,我國依舊保持了良好的勢頭,不過在上半年經濟效益增幅出現了下滑,行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增速比同期有較大回落。機床工具大行業1~5月共完成利潤20.5億元,同比增長18.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41.4個百分點。2005年全年全行業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300億元。其中,金屬加工機床銷售產值將超過400億元,工業總產值和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幅度達25%。2005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工業企業實現可股份制改造,三資企業比重增加,企業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不斷尋求跨行業,跨地區的兼并重組,實現強強聯合,使資源配置不斷優化,機床產品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國產機床占有率了得到提高。
近幾年,我國數控機床的需求量不斷上升,數控機床代表一個國家的機床生產的技術水平,我國生產的數控機床僅占國內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而高端數控機床國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更低,僅4%左右。因此我國機床生產近幾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就技術水平和整體實力而言,在世界上僅處于第二梯隊。我國雖然已躋身機床生產大國行列,但并不是強國,要實現“十一五”期末成為機床生產強國的目標仍任重道遠 .
2 我國機床行業兼并重組動因十五期間,我國機床行業還是很有成績的,機床工具行業的國有企業基本實現了公司制改造,民營和三資企業在行業中的比重不斷擴大 2004年民營企業和三資企業的個數達到行業企業數的52.6%,產品銷售收入占行業產品銷售收入的38.2%,實現利潤為行業利潤的52.9%。產業集中度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大連機床、沈陽機床等企業不斷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壯大。
但是我國的機床產業底蘊還不厚,我們必須看到這個行業的不足。首先普及型數控機床市場占有率不高,產品競爭力不強。2005年的國產普及型數控車床和加工中心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約為38%和21%。其次是與國外相比,國內企業產業化程度太低。國外大企業月產普及型數控機床都在數百臺以上,而國內企業年產僅數百臺。高檔數控機床大多數依靠進口,產品開發能力不強,國內機床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較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由于產品供給不足,導致產品質量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產品可靠性不足導致大量進口。產業結構需要進一步調整。第三是我國機床產業的集中度偏低,有待機一步提高。由于外資企業的進入,我國企業在技術和管理上會存在一定不足,我國需進一步提高機床行業的研發和技術。同時要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管理經驗,在這點上,通過并購重組甚至并購外資企業,可以說是一條捷徑,既提高了企業資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企業的集中度,提高了市場份額,同時增加了與外資企業對抗的砝碼。第四是在產業政策上,我國也在大力扶持幾大機床企業做大做強,大力促進發展國產數控機床。“十一五”機床工具行業的主要目標是:到“十一五”末期,國產數控機床國內市場占有率從“十五”末期的26.9%提高到50%以上,國產高檔數控機床品種需求基本上立足于國內選擇。
基于以上機床產業的不足以及產業政策的扶植,我國機床產業未來會不斷的兼并重組,來增強機床產品、技術、品牌在實際上的控制能力,做大做強國內機床產業,來提高我國機床工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3 中國機床行業兼并重組趨勢分析
近幾年,我國機床行業取得了快速發展,行業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去年大連機床集團公司、沈陽機床集團公司等機床行業銷售收入前10名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之和已占到全行業銷售收入的46%左右。大連機床、沈陽機床已進入世界機床生產15強。
未來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機床行業也將迎來更為輝煌的一頁,伴隨著行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我國機床行業的兼并重組將會步入一個新的高度,總體來說會呈現以下幾個趨勢。
第一、大企業集團繼續向外擴張,包括進行海外并購。我國機床行業中,較大的企業有大連機床,,沈陽機床,秦川發展等,這些企業在2005年已經邁出了國內并購甚至海外并購的步伐,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集中度,大連機床、沈陽機床兩家生產的數控金切機床已占全國數控金切機床產量的24%,沈陽機床2005年已相繼完成了并購德國希斯公司、重組云南CY集團、控股交大昆機的戰略布局,其向外擴張,把企業做大、做強的雄心已初步顯現。大連機床于 2004年11月,以70%的股份收購了生產汽車、航空、模具制造用的鏜銑加工機床的德國知名企業茲默曼公司。
秦川機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在2004年6月并購了聯合美國工業公司,控股60%。未來幾年由于國家政策的扶植,機床行業更會迎來一個并購潮,這樣的并購事件包括海外并購事件還會不斷發生。在產品互補、市場互補、技術互補的前提下實現的戰略同盟,以此來形成規模優勢,提升機床行業的民族品牌的競爭力。
第二,民企兼并國企的現象會不斷發生。2005年,我國民營機床企業和三資機床企業合計企業個數已超過全行業總數的58%,已成為我國機床行業的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在決心做大、做強機床產業的目標下,一些民營企業也不斷加快了重組一些經營不善的國營企業的步伐。2005年浙江杰克控股集團重組國營江西吉安機床廠,成立江西杰克機床有限公司,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未來這種民企并購國企的事件還會不斷發生。這些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兼并重組經營上面臨困難的老國有企業,通過整合將為老國企帶來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優良資產,進行資源的有效配置,進而為國有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區域兼并重組事件會不斷發生。在未來發展過程中,我國機床產業的并購還將會在同一地域內不斷發生,這些企業在利用了自身資源優勢的同時,也利用地域優勢,來進行兼并重組。這一重組的方式所帶來的好處已經通過秦川機床集團對陜西機床的重組中得到了驗證。秦川機床與陜西機床重組組建的陜西秦川格蘭德機床有限公司2005年產銷各類機床同比增長20%以上。2005年北京機電院高技術股份公司控股北京第二機床廠進一步加深了這種區域合作。我們分析這種區域性的兼并重組未來會有不斷增長的趨勢,因為這種整合相對來說會更有利,既可以延伸企業的產業鏈,又可以增強成線配套供貨能力,實現機床產業和功能部件之間的優勢互補,提高了行業生產集中度,同時也降低了中間費用,降低了成本。因此未來區域性兼并重組事件會有進一步加快的趨勢。
第四,我國機床企業在走出去的同時,國內也會不斷進入外資企業,外資機床企業進入中國最便捷的途徑也是兼并重組,他們利用自己的資金優勢,來重組我國經營不善的機床企業,從而可以利用國內企業的銷售渠道,及政策優勢來開拓他們自己的品牌,擴大自身的銷售。
十一五期間,由于我國政策的導向和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隨著外資的進入,競爭的加劇,我國機床產業的兼并重組會進入一個更高的層次,有效的利用國內外資源,為提高機床產業的規模集中度,打造中國機床工具品牌,提高中國企業知名度,提高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