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3日報道:鈷價大漲掀起了投資者對小金屬的投資熱情,事實上,2015年11月以來,銻、鎢、鉬等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如鎢精礦2015年11月以來漲幅逾53%。僅今年2月銻精礦上...
3月3日報道:鈷價大漲掀起了投資者對小金屬的投資熱情,事實上,2015年11月以來,銻、鎢、鉬等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如鎢精礦2015年11月以來漲幅逾53%。僅今年2月銻精礦上漲12%、鎢精礦上漲6.3%。小金屬產業鏈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有分析師認為這并非孤立事件,其上漲背后的邏輯有較大的共性,去產能是有色金屬最樸素的邏輯。這種上漲非短期現象,而是一次周期性上漲,由局部品種到整體行業的回暖。
小金屬一枝獨秀
滬深兩市昨日呈現偏弱震蕩態勢,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色金屬板塊飄紅。個股中白銀有色、寶鈦股份和云南鍺業漲幅居前,分別為9.94%、8.05%和4.08%。其中白銀有色為近期上市的股票。
Wind數據統計顯示,今年年初以來,有色金屬指數累計上漲11.21%,僅次于銀行、通信和國防軍工指數;同期滬綜指漲幅為4.07%,跑輸有色金屬指數7.14個百分點。自鈷價大漲之后,鈦、銻小金屬板塊備受關注。
據太平洋證券2月27日數據,2015年11月以來,鈷、銻、鎢、鉬等價格都有較大幅度的上漲,如氧化鈷2016年1月以來漲幅達170%,鎢精礦2015年11月以來漲幅逾53%。僅今年2月,除了氧化鈷大漲33%外,銻精礦上漲12%、鎢精礦上漲6.3%。
鈷等小金屬價格上漲的誘因何在?投顧大師首席特邀評論員楊寧指出,過去五到六年有色行業經歷了長期低迷后,即使沒有供給側改革,很多企業也都自動退出,而鈷的需求集中在電池領域,新能源汽車和電子消費的迅猛發展提供了市場消化池。加之剛果的動蕩也降低了供給量。
“但這是長期的原因,是小金屬漲價的基礎會形成一個趨勢,而這個趨勢形成后,在漲價末期會加入很大的人為因素,投資熱情的高漲會造成價格短期的非理性沖擊,這種現象在過去十幾年的現貨市場已經算是常態了。”楊寧說。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王文靜表示,近期鎢、銻、鉬等小金屬品種產業鏈各環節價格均出現不同程度回升。與鈷鋰不同,鎢銻鉬下游產業多為正在轉型升級中的傳統制造業產業,需求復蘇同步于國內經濟,并無特別出彩的地方。另外主要礦山資源分布在國內,其供給改善更多來自國內政策層面。目前產業現狀決定了當價格上漲時,即從產業鏈各環節來看上游精礦價格上漲提前于下游材料行業,且漲幅更大。
小金屬背后有大共性
“小金屬輪動有一定的規律,下一個有可能會輪到錫、鎳、錮等,主要是未來隨著基建投資、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的復蘇對小金屬的市場需求或會有所改善,提振小金屬的價格。”新時代證券研發中心研究總監劉光桓表示。
投顧大師首席特邀評論員楊寧認為,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有色板塊的基本規律就是共進共退,獨立行情不多。小金屬由于體量小,波動性好,往往會成為板塊上漲先鋒。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方面,有色的行業不確定性還是很大的,尤其受制于國際環境。另一方面,漲價品種的炒作是短長結合的一種方式,很難有合適的投資時間表,很多資金都是長期潛伏橫盤等待,對散戶來說把握起來難度很大。
“小金屬行情的持續性和高度,未來主要取決于一是國內PPP項目和基建投資的不斷實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放大;二是還受到國際市場價格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川普政府的一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計劃如果能夠得以實施,小金屬市場將迎來轉機;三是小金屬行情還與庫存量有很大的關聯度,如果庫存量實低,則有補庫存的需要,小金屬行情則有望持續。”劉光桓說。
不過,王文靜認為,除了近期大漲的鈷,像銻、鎢及鉬等小金屬產業鏈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這并非孤立事件,其上漲背后的邏輯有較大的共性。
王文靜表示,自然式去產能是增持有色金屬最底層、最樸素的邏輯。資源行業2016-2017年一個很重要的變量是產業投資變化。由于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在2005-2007年達到高點后,呈現長期下滑,尤其是2011年之后快速下降,使得行業逐漸步入自然式去產能,疊加政策性去產能,雖然需求未見起色,但仍導致商品價格短期內爆沖。資源行業產能周期正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其判斷,這種上漲非短期現象,而是一次周期性上漲,由局部品種到整體行業的回升。但正是因為不同于以需求拉動商品牛市與股市共振的特征,所以有色金屬股股價的上行要滯后金屬現貨、期貨市場,市場需要時間適應這種新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