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去年初,為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新理念。時隔一年,在1月19日召開的國機集團2016年工作...
去年初,為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提出了“二次創業”的新理念。時隔一年,在1月19日召開的國機集團2016年工作會議上,國機集團交出了一份滿意答卷,企業頂住下行壓力實現穩增長,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站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的新起點上,任洪斌表示,國機集團在全力以赴穩增長的同時,要著力再造海外新國機。同時,要以中國二重為平臺,構建新型高端重型裝備研發與制造板塊,打造成“科工貿”一體化的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一流企業。
頂住下行壓力實現穩增長
任洪斌指出,剛剛過去的一年,是金融危機以來穩增長形勢最嚴峻、情況最復雜、任務最艱巨的一年。國機集團深入踐行“二次創業”,頂住下行壓力實現了穩增長。
2015年,國機集團全面超額完成國資委考核目標和穩增長任務。集團整體實現利潤總額83億元,其中原國機集團(不含中國二重)實現利潤總額85億元、同比增長0.6億元;中國二重通過債務重組、扭虧脫困等工作,實現大幅減虧,2015年虧損4856萬元、較重組前減虧31億元。國機集團實現E鄄VA41億元、同比增加30.5億元,上繳稅費120億元。連續第七年保持國資委經營業績考核A級。
與此同時,一大批核心共性關鍵技術及產品的研制和應用取得突破,國機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六自由度空間關節型工業機器人樣機完成試制,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同類工業機器人水平;中工國際所屬沃特爾公司首個使用正滲透技術實現工業廢水“零排放”項目成功投入運營,填補國內該領域技術空白??萍缄犖槿瞬泡叧?,閆楚良、陳學東兩位同志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表明集團在飛機結構可靠性、特種設備設計制造與運行維護等領域的技術水平已達到國內一流。
作為國機集團2015年的重頭戲,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中國二重)改革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債務重組圓滿達到預期目標,中國二重、二重重裝重整計劃獲得法院批準,為實現改革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二重重裝主動退市,成為我國退市制度改革以來的首個成功案例,履行了央企應盡的社會責任,最大程度地維護了股東和債權人的權益,維護了資本市場的穩定,為我國資本市場退市制度的實際操作提供了范例;資產盤活有序推進,中國二重成都工程中心、八萬噸模鍛壓機、鎮江基地的資產盤活方案已經擬定或進入了實施階段;長線產品開發成效明顯,多項新產品進入試制階段,30余項傳統領域產品取得技術突破。
在推進簡政放權方面,國機集團進一步下放投融資審批權限,授權蘇美達董事會光伏電站項目投資及退出審批權,授權國機汽車董事會根據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調整定向增發的價格,逐步落實董事會選人用人自主權;穩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動有關企業探索進入新三板;進一步完善企業工資總額與職工收入水平的雙重調控,推動實現工資總額與企業效益的有效聯動;深化企業三項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用人機制,國機重工近三年累計在崗職工減員2700余人,其中2015年減員將近1300人。
在優化資源配置方面,企業積極穩妥開展并購重組,進一步完善磨料磨具、重型機械產業鏈條;推動農業機械、通用機械等若干板塊業務整合,推進企業上市與再融資工作,進一步挖掘存量資源重組價值,加強重組整合與上市公司平臺相結合,提高國有資本的市場價值和流動性;加快清理低效無效資產,去年減少五級及以下企業10家、完成年初目標;新成立國機資本、國機智能公司,有利于集團借助資本力量實現“四輪驅動”,加快搶占智能裝備產業高地、推動智能裝備產業做大做強。
部署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任洪斌強調,國資委提出了今年中央企業效益努力實現恢復性增長、2017年實現穩步增長的目標。國機集團要全力以赴穩增長,大力拓市場、減虧損、降成本、嚴考核,積極推進結構優化,大力推動協同發展。同時,要著力推進中國二重改革振興,著力實施創新驅動,著力深化企業改革,著力推動資源整合。
海外資產貢獻率將占半壁江山
“國際化經營是中央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再造海外新國機是把集團建成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選擇和客觀要求。”
任洪斌強調,集團所屬企業要結合自身實際能力、所處階段、行業特點、市場格局等多種因素,采取適合自身特點的國際化經營方式,積極穩妥參與國際競爭和全球資源配置。從長遠來看,集團要實現業務結構、收益結構、資產結構、人才結構在全球范圍內的均衡配比和最優配置,推動從“產品輸出”向“資本輸出”的轉變,實現集團海外資產貢獻率占據半壁江山。
據介紹,去年,國機集團以模式創新助推了“再造海外新國機”。期間,搶抓“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等帶來的海外市場機遇,創新工程承包商業模式,以“EPC+”帶動工程承包業務轉型升級,打造了多項引人矚目的明星工程。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標志性、戰略性項目,中白工業園按時完成各項節點工程,招商引資、園區管理等工作順利推進,引起兩國元首高度重視;作為中巴經濟走廊首個煤電一體化項目,CMEC的巴基斯坦塔爾煤電項目進入融資階段,開啟了中巴能源合作新思路;作為中國企業在柬埔寨投資建成的最大一級水電站、集團境外第一個BOT項目,中國重機投資建設的柬埔寨達岱水電站正式開始商業運營,年均發電量近9億度,對柬埔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與消除貧困發揮重要作用。加強內部協同,制訂頒布“農業走出去”工作實施方案,推動農機裝備做大做強;超額完成出口倍增計劃,去年實現國機制造產品出口突破6億美元、完成目標值的127%;升級非實體經營,已簽約數個工程承包項目、合同總額超過20億美元,正在跟蹤項目20多個、完成年初目標的兩倍以上。
按照戰略部署,2016年,國機集團將繼續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作為海外業務拓展的重點,推動產品、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有序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在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過程中,注重把握國家支持發展的重點國家、重點區域,發揮集團綜合性裝備工業集團的優勢,搶抓戰略機遇,不斷拓展國際化經營發展空間。
推進國際化經營業務升級。不斷優化結構,創新方式方法,拓展廣度和深度,促進國際化業務由產業鏈中低端向中高端環節、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升級。大力鞏固國際化業務傳統市場,在充分挖掘傳統亞非拉市場的基礎上,努力發展新興經濟體國家市場,大力拓展歐美發達國家高端市場。
推進國際化經營模式創新。積極推進中白工業園、巴基斯坦塔爾煤電等重點項目,穩妥開展裝備制造業、工程服務業領域的海外直接投資,有效推進“農業走出去”等項目的業務模式創新,形成進出口貿易、國際工程承包、對外投資經營等業務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