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曾經承載著鄭州文化創意產業、現代藝術發展重任的“二砂”藝術區就要搬遷與升級改造了。而在此之前,它從一個破舊的工廠遺址發展成鄭州知名的藝術區,僅用了不到兩年時...
曾經承載著鄭州文化創意產業、現代藝術發展重任的“二砂”藝術區就要搬遷與升級改造了。而在此之前,它從一個破舊的工廠遺址發展成鄭州知名的藝術區,僅用了不到兩年時間。根據白鴿集團與開發商河南國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創公司)的協議,2015年年底前,“二砂”藝術區里面的商戶要搬遷完畢。但升級改造后的“二砂”藝術區究竟變成什么樣子,會不會還保有原來的氛圍,還是個未知數……
【通知】“二砂”藝術區年底前搬完
對于還不了解“二砂”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人,這段時間,他們的生活與往常沒有什么區別。但對熱衷雕塑、繪畫、攝影等現代藝術的人以及在“二砂”藝術區落腳的藝術從業者們來說,這些日子算是最煎熬、最痛苦了。
因為,根據“二砂”工業遺址的持有者白鴿集團近日發布的通知,租賃“二砂”藝術區廠房的一切“商戶”都要在2015年年底前搬遷完畢。2016年1月1日開始,這里將停水停電。
“二砂”全名為中國第二砂輪廠。1953年由德國援建,是亞洲最大的砂輪廠,也是全世界第二大砂輪廠。1993年12月,中國第二砂輪廠成為河南省首家上市公司,更名為白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進入新世紀以來,“二砂”發展步入低谷,白鴿集團騰出一部分生產車間、倉庫租賃給其他公司、藝術機構。
12月5日,一家藝術機構通過微信發了一篇“離開是為了更好的開始”的文章,文章稱:由于被熱炒的“二砂”將迎來新的改造升級,拆遷在所難免,我們將從今天起停止營業,準備搬遷。據了解,該機構見證了“二砂”工業遺址發展成為藝術區這一過程。
另外一家藝術機構則向河南商報記者提供了一份搬遷通知,這是由白鴿集團11月24日發布的:各租賃商戶,根據鄭州市政府的規劃部署,中原區華山路78號院將進行統一規劃、整體搬遷,同時商戶租賃合同將到期。鑒于上述情況,我公司將于2016年1月1日收回所租賃的土地、房屋,并對本區域停水、停電。
對此,國創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二砂整個廠區的搬遷工作分abcd四個批次進行,此次搬遷的正是d區(也就是“二砂”藝術區)。根據計劃,2016年年底,其他部分,包括整個白鴿集團在內的所有公司、租賃商戶也都要搬遷完畢。
【說法】這是一種自發形成的文化藝術現象
“二砂”是怎樣從破舊廠房一步步發展成為藝術區的?
第一批搬進來的企業,一草一木的咖啡店聯合創始人吳先生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當年的情景。“兩年前,聽說這里的廠房要對外出租,同時因為這里是廢舊的工業廠房,與北京798藝術區的背景很相似,我們就搬來了。”
在“二砂”藝術區辦公司的木石雕塑藝術總監楊珂告訴記者,這是一種自發形成的文化現象,沒有組織者。
據悉,“二砂”的廠房、倉庫等豐富的工業建筑,水塔、鍋爐、皮帶長廊等獨具特色的工業建筑,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便于改造設計和再利用,是文化創意產業不可缺失的優良資源。
冰空間藝術機構設計師楊菲告訴記者,“二砂”的基礎條件比北京798藝術區要好,但是在氛圍上,需要向798藝術區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小龍原創藝術中心創始人蘇小龍則稱,當初搬到這里,除了因為房租低,還看中了這里的氛圍。現在,每天都會有游客來到他的畫室,要么買他的作品,要么坐下來和他聊聊,在這里,他得到了一個藝術從業者被尊重的滿足感。
除了與藝術相關的行業,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還發現,這里還有汽車修理店、廢品收購站、一些公司的倉庫等。
【開發商回應】具體規劃細節尚未出爐
那么,搬遷后的二砂藝術中心以后作何用途?
白鴿集團規劃資源部的一位女士稱,他們只是負責把土地、房屋收回。具體怎么規劃,交給鄭州市國資委了。
通過查閱公開的資料得知,國創公司目前的主要項目就是中國第二砂輪廠老廠區,擬在該廠區進行以工業遺產保護為主旨,以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商業地產的項目開發。
“將工業老廠區中的近現代優秀建筑,融入藝術、時尚、生活、記憶等文化創意元素,將滿載時代記憶的工業老廠區打造成為集藝術、文化、休閑娛樂、生活為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
資料顯示,“二砂”老廠區的項目暫定“大房子1953”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國創公司會將鄭州城市老工業區的振興、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將其建設成為中國當代復合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當代文化藝術展覽與傳播中心、中原地區最大的當代藝術園區、鄭州現代工業歷史博物館,成為鄭州的產業轉化與城市形象的新亮點。
對此,國創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二砂”的改造工作責任重大,不僅包括白鴿廠區整體遷建,還包括老廠區文化創意的升級轉型。規劃方案經過數次改稿,目前具體細節仍不太清楚。
但是,該負責人說,升級改造的目的,不是為了破壞原來的老廠房,而是保護,國創公司要對這800多畝地進行重新規劃。但具體細節,還沒有定下來。
心聲 藝術經不起折騰
盡管是一次升級改造,但是眼下商戶們搬走是鐵定的事實。
走訪時,記者看到有些畫室、工作室已經停止營業,正在尋找新市場。而對于升級改造,商戶們也是反應不一,有的樂觀,有的悲觀。木石雕塑藝術總監楊珂告訴記者,會暫時搬出去一段時間,等這里改造完之后,再搬進來。
“生活水平達到一定層次后,人們開始追求精神需求,鄭州這個地方太需要精神食糧了。”楊珂說。
采訪中,多名藝術機構的負責人表示,這里的藝術萌芽剛剛開始,經不起折騰。某藝術中心的負責人坦言,一種文化現象的產生與消亡是有一定規律的,人為的規劃左右不了藝術發展的軌跡與方向。
姜山已經從事藝術工作十多年了,對于這次搬遷,姜山在其微信公眾平臺說了這樣一段話,也許是他內心真切的感受:現在的河南藝術圈正在發展,文化和藝術發展總要有人犧牲有人付出,其發展都是一層層炮灰堆積墊高的,如果這樣,就讓我來做這第一層炮灰。
據了解,姜山的藝術空間即將搬遷至彩虹盒子藝術園區,他希望他的藝術夢想能在那里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