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制約中國陶瓷行業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是什么?大多數行業人士的答案是:同質化。事實上,盡管大多數行業人士都意識到同質化對于行業發展的危害,但是中國陶瓷產品同質化的發展速度并沒...
制約中國陶瓷行業在國際舞臺上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是什么?大多數行業人士的答案是:同質化。
事實上,盡管大多數行業人士都意識到同質化對于行業發展的危害,但是中國陶瓷產品同質化的發展速度并沒有因此而減慢。隨著噴墨技術在行業的廣泛應用,使得產品的復制變得更加容易,模仿與抄襲市場上熱銷的產品也更為簡單,這也加劇了產品同質化的進程。
面對全球化的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如何擺脫同質化的桎梏,實現產品創新,提升產品高附加值和個性化設計,成為了陶瓷企業經營者不得不認真思考和應對的課題。
深加工設備:破解陶瓷行業同質化之困
在浩浩蕩蕩的創新大潮中,切割、開槽、磨邊、拋光、圓弧切割及磨邊、雕刻等陶瓷深加工設備在陶瓷產品的創新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陶瓷線式條形鋪貼、各類陶瓷藝術馬賽克、水刀拼花、雕刻類產品等經過深加工后的陶瓷產品,不僅具有濃烈的個性化色彩,同時大大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吸引著終端消費者眼球的同時,也為企業開拓高端領域的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4年廣州陶瓷工業展大幕即將開啟,諸多陶瓷深加工設備企業又將聚集于展會上,同臺展示其創新產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家居裝飾裝修的要求越來越趨向于時尚化、藝術化、個性化,這也使得諸多陶瓷企業對于深加工設備的創新更加關注,從而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搶得先機。
產業 競爭日趨激烈
自1983年佛山市耐酸陶瓷廠從意大利引進第一條全自動陶瓷墻地磚生產線以來,中國建筑陶瓷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后,產業發展更是日新月異。2013年中國建筑陶瓷產量達96.9億平方米,以如此的發展速度,百億平方米產量也將指日可待。
實際上,中國建筑陶瓷產業的迅猛發展與陶瓷機械設備的發展緊密相連。一方面,陶瓷機械設備的發展促進了建陶產業進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建陶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機械設備產業的不斷壯大。
在諸多陶瓷機械設備中,陶瓷深加工設備對于提升陶瓷產品的附加值和檔次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為解決建陶廠家產品破損率居高不下的難題,以及適應市場對于陶瓷產品時裝化、個性化、藝術化的需求,國內外一些具備較強研發能力的機械廠家開發了拋光機、水刀切割機、連續切磚機、磨弧開槽機等深加工設備。
這些深加工設備不但能將成品拋光磚和破損拋光磚切割成高附加值拼花系列產品,提高廢品利用率,而且經過深加工后的陶瓷產品更具高檔次、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特點,對于陶瓷產品的銷售及品牌價值的提升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中國第一臺陶瓷磨邊機誕生于1992年,第一臺陶瓷刮平定厚機誕生于1994年,第一臺陶瓷拋光機誕生于1995年。從1996年開始,部分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國產深加工設備開始大量替代進口產品,并以良好的性價比優勢開始出口于南美、中東、東南亞等國家。
經過20余年的發展,目前國產深加工設備已經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據悉,目前從事陶瓷深加工及拋光磨具等耗材類產品的生產企業約有上千家之多,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
據佛山市德樂科機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養介紹,僅佛山及周邊地區就有400余家深加工設備制造廠商,競爭越來越大,“僅我們工廠周圍就有10多家企業,現在深加工設備廠商的生存壓力可見一斑。”
除此以外,深加工設備的市場走勢也與陶瓷行業的行情緊密相連。隨著拋釉磚、微晶石等產品在市場的走紅,拋光磚的市場份額也相應有所下降,而這也將影響到拋光設備的市場走勢。作為拋光機相關產品的生產企業,佛山市南海區鋒鼎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下簡稱“鋒鼎機電”)生產總經理廖季峰也十分關心拋光磚的發展。他認為,拋光磚以后仍將是市場的主流,拋光類設備仍然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中型深加工設備企業一年的銷售額可達七八億元,大型企業甚至可達一二十億元,其市場走勢跟社會背景、市場經濟、國家政策以及地方相關規定息息相關,但總體而言前景依然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