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用電量尤其是工業用電量一直受到市場高度關注。昨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全社會用電量3688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但是較去年同期12%的增長,增速回落7.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0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 %。
“從目前來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仍處于下降通道,還未看到見底的苗頭,經濟下行的壓力仍較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細分行業來看,第二產業用電量等用電數據普遍不高,重工業9月當月用電量出現負增長。
數據顯示,1-9月,第一產業用電量795億千瓦時,下降0.3%;第二產業用電量27023億千瓦時,增長2.9%;第三產業用電量4285億千瓦時,增長11.3%;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4779億千瓦時,增長11.6%。
值得注意的是,占我國用電結構七成的工業用電量同比增2.9%,其中重工業用電量僅增2.6%,而重工業9月當月出現負增長(-0.1%)。
分析人士認為,第二產業中,冶金、有色、化工等高耗能產業發展持續低迷,導致用電量也隨之驟降,經濟萎靡的態勢還將持續。
數據顯示,1-9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439小時,同比減少151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2788小時,增加416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707小時,減少269小時。
與此同時,1-9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4138萬千瓦,其中水電937萬千瓦,火電2582萬千瓦。此前,電監會分析認為,主要是三季度,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來水豐沛,水電大發,火電容量停備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