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機床行業工業總產值達5536.8億元,同比增長40.6%,不過銷售額大幅增長的同時,并未給相關公司帶來真金白銀。這一點,“2011第十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機械制造工業展覽會”的參展企業深有體會。
“競爭是惡性的。”新武機械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營業部第一課課長許世新表示。許世新認為,國內廠商習慣為了搶占市場而壓低價格,不顧利潤,這和國外環境很不一樣,“在國外如果價格太低,寧可不賣,也要保證價格和利潤。”此外,他認為,國內競標,在臺面之上看不出來誰能勝出,主要體現在臺面之下。新武機械為臺資企業,主要代理三菱電機的放電加工機等產品。
杭州友佳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廣州辦事處沈世榮表示,去年很多原材料都在漲價,但機床售價還降低了,因為大家都在拼市場,“只有6個點的利潤”。
機床行業的競爭激烈,在上市公司年報中體現的更為清晰。
沈陽機床2010年銷售收入80.47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28%,不過其中僅政府補助就高達1.5億元。華東數控銷售額增長17%,凈利潤卻下降19%。昆明機床去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而凈利潤卻下降了29%。
由于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尤其是新競爭對手不斷增加,昆明機床落地鏜系列產品去年平均價格同比下降18%,臥鏜產品價格同比下降4%,同期基礎物料成本卻平均增加約20%,公司去年毛利率下降6.91個百分點。
這種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在去年的機械行業中比較另類。去年不少工程機械、汽車行業上市公司凈利潤和銷售收入都是大幅增長。
不過,也有公司例外。深圳興富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洪富表示,去年公司銷售額增長很快,達到1.5億元,毛利率為40%,保持高毛利率的原因,在于技術含量高,公司生產的無心磨床在國內無競爭對手,在和國外同行競爭中也不占劣勢。為了提高技術,彭洪富引入了不少臺灣資深研發人員。據悉,興富祥公司正準備在貴州丹寨縣投資5.2億元擴產。
彭洪富認為銷售市場和技術人員都不是問題,“關鍵在于管理,運費在機床成本中并不占多大比重,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培訓實現。”針對國內企業只賺數字而不賺錢的現象,他認為關鍵問題在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