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汽車業需求 切實提高國產機床水平
機床是汽車生產的重要設備,汽車的制造水平和質量,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機床的水平。機床是汽車制造企業投資的主要部分。通常,機床投資占汽車制造廠固定資產總投資的2/3左右,直接影響到汽車的制造成本。汽車工業是機床的最大用戶,是機床消費的主體。汽車工業需要大批柔性、高效、可靠性高的國產機床以滿足需要。
汽車制造對機床的要求
隨著汽車技術水平的提升和制造技術的變革,汽車工業對國產機床的要求越來越高。所需要的新機床與傳統的設備已有了質的不同。由數控機床組成的柔性生產線成為需求的重點。
一、較高的柔性
設備柔性:機床能完成多種加工,利于實現批量生產、降低庫存費用、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縮短加工周期。
物料運送柔性:物料運送設備能運送多種物料,具有較高的可獲得性和利用率。
制造過程柔性:制造過程能同時生產多種產品,具有混合比柔性,通過提供多樣化的產品來提高客戶滿意度。
操作柔性:不同加工工藝的工件能以多種方式進行加工,在機器出現故障時易于實現動態調度。
二、生產效率高
生產效率是企業生產能力的重要指標,高的生產率就要求機床具有高移動和高進給速度,滿足大切削量加工,并且輔助時間短。一條缸體加工生產線在多品種情況下,年生產可達20多萬件;一臺大型汽車車身覆蓋件沖床每分鐘沖壓9~13次;必要時在生產線中要求采用復合機床,在一臺機床上能完成復合工序和復數工件的加工,從而可以進一步實現生產的高效化。
三、精度好
高品質汽車產品需要高精度機床加工,而高精度不僅是要求機床的定位精度和重復精度高,更重要的是要工程保證能力強,能保證被加工產品精度穩定,產品尺寸精度一致性好。要做到精度好,機床不僅需采用精良的主軸系統、傳動系統、導向系統等機械結構,而且需采用可靠的控制系統和在線檢測技術。
四、可靠性高
保證制造過程的一致性和無故障對于汽車制造業是很重要的。機床可靠性不好,就不能為用戶創造較高產值。
五、符合環保要求
機床要采用低能耗、低噪音的驅動裝置;少用切削液或無切削液加工;切削液由油基向水基過渡;設置安全保護裝置;推廣集中冷卻潤滑系統;無泄漏等。
國產機床的差距
一、技術性能、品種不能完全滿足汽車高端產品的需求
在國內汽車制造中,中低檔次國產機床用得多,高檔次的較少;通用類機床多,特殊功能和個性化的機床較少。以致許多高精度數控機床、數控復合機床、高效專用數控機床還是多數依靠進口。
二、故障較多,可靠性不高
多年來,國產機床可靠性問題較突出,影響了國產機床在國內外市場的聲譽,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許多機床廠家往往忽視機床制造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大部分功能部件未進行工程試驗和破壞性試驗,同時不少機床廠家所選用元器件質量不過關,導致機床銷售后,故障率高,精度達不到合同要求。
三、系統集成能力偏低
目前,國際一流機床制造企業已經完成了從簡單出售設備到能夠提供成套的、綜合的整體解決方案的變革。而這種變革,要求機床供應商具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和綜合技術實力。總體上講,我國還缺乏將工藝系統、物流系統、信息系統集成為制造單元或生產線的成熟經驗和技術。特別是故障診斷專家系統技術,工藝參數優化專家系統技術的開發應用不夠,這是我國與國際水平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三漏現象尚未完全根除,外觀仍有待改善;服務意識和保障能力與用戶的期望尚有差距
不少國產機床不夠重視設備的外觀、標識、三漏。同時在交貨期和售后服務等方面也不夠理想,直接影響到用戶設備的正常使用。
聯合創新 協同發展
目前,汽車市場競爭激烈,要求不斷降低制造成本。統計資料表明,汽車業機床進口率每提高1%,機床總投資就增加2%~3%。因而汽車業采用國產機床是汽車企業生存的需要,汽車生產不應在裝備上長期依賴進口,而應建立在以國產機床為主的基礎上。要實現兩個行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互相支持和協作,汽車業和機床業應走聯合創新、協同發展的道路。
汽車業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解決汽車制造工藝方案的支持,提高機床業在汽車制造工藝方案的系統集成能力。
工藝方案是產品質量、生產能力保證的關鍵,直接影響制造成本,更決定了投資費用,同時又是制造技術先進與否的體現。因此,汽車業應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解決汽車制造工藝方案的支持,特別是具有長期積累的使用經驗,使中國機床供應商更深入地掌握汽車制造工藝流程,開發適合汽車生產需要的工藝專家系統軟件,能夠向用戶提供高水平的交鑰匙工程。
從進口機床熱點中尋求突破口,汽車業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進口機床國產化替代機會。近年來,汽車業在高端產品制造以及關鍵工序上引進了大量的進口機床,投資巨大。汽車業和機床業要群策群力,立足國情,勇于技術創新。汽車業更多地為機床業提供進口機床國產化替代機會。機床業要不斷跟蹤汽車行業發展,研究先進的汽車裝備技術,聯合汽車業開發更多、更好的新機床,提高汽車制造水平。
當前,面對強手如林的國際競爭對手,中國機床業要進一步分析行業特點和產業特性,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形成系列化、模塊化的數控機床產品,滿足汽車和零部件制造業的需要。
近年來,東風汽車公司和國內機床廠家聯合開發、應用國產機床的例子很多,如2004年與濟南捷邁鑄鍛公司共同開發,率先采用先進工藝,制成車架縱梁前寬后窄折彎成形機,實現了柔性成形,替代了進口;2002年與金方圓公司聯合開發平板數控沖床,國內首先采用哈雷高速大噸位沖壓系統和伺服輸送定位系統。
按照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總體規劃,今后15年內汽車年產量將達到1400~1800萬輛,成為世界汽車生產大國。同時,我國汽車零部件正逐步納入全球采購體系中,汽車零部件出口需求量也很大。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汽車業和機床業付出巨大的努力,同時也希望國家在政策上給予大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