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t 針對近 1.7 萬對在 2024 年結婚的美國夫婦進行了調查,得出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結果:超過一半的情侶(52%)選擇了實驗室培育寶石用于訂婚戒指。
請注意:Knot 在其報告中提到“實驗室培育”(Lab-grown)的時候,使用的都是“石頭”(stone),而不是“鉆石”(diamond)。但在其他一些媒體的解讀中,會在一部分內容里采用“鉆石”這個詞。為了與原報告保持一致,我們在本文中使用“寶石”。
圖源:Knot 調研報告
Knot 報告較長,其中有關實驗室培育寶石的內容如下:
一、實驗室培育寶石接受度顯著提升
首次有超半數(52%)的情侶選擇含實驗室培育寶石的訂婚戒指。該比例較上一年增長 6%,較2019年則出現了 40% 的顯著增幅,呈現了持續上升的趨勢。
二、購買戒指的支出持續下降
2024年新婚夫婦購買訂婚戒指的平均支出為 5,200 美元,延續了近年的遞減趨勢。相比之下,2023年為 5,500 美元、2022年為 5,800 美元,2021年為 6,000 美元。
報告認為,這種下降趨勢源于實驗室培育寶石的先天成本優勢。目前購買實驗室培育(鉆)戒的平均支出為 4,900 美元,明顯低于天然鉆石鉆戒的 7,600 美元。
三、寶石平均重量同步增長
實驗室培育寶石的普及,推動了平均克拉數的提升。2024年訂婚戒指所鑲嵌的“石頭”(鉆石)平均重量達 1.7 克拉,較2021年的 1.5 克拉有了明顯增長。
作為一家成立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嚴肅的婚慶平臺,Knot 的調研樣本無論從數量還是范圍來講,都具有相當高的權威性。因此,上述數據對于我們考量美國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數據上看,實驗室培育寶石(鉆石)已經在美國訂婚鉆戒市場占據了過半的份額(按量計),這和 Tenoris 在2023年提出的觀點相符。盡管兩個機構所述的市場占比有一定差異,判定的時間也不一樣,但我們無法否定上述的市場事實,以及從中體現的幾個市場趨勢:
1)美國婚慶人群的消費價值觀在發生轉變,性價比驅動理性消費、環保與倫理意識增強,都是近幾年形成的明顯趨勢。
2)婚姻的象征意義正在經歷重構,個性化正在取代傳統,同時性別角色變得更加復雜,決策也變得更加民主。
3)中產階級出現了一定的消費降級,由此對天然鉆石的奢侈品定位產生了一些沖擊。
對于行業而言,Knot 報告體現的趨勢不僅是婚戒市場的局部變化,更是技術革命、代際價值觀更迭與宏觀經濟壓力共同作用的縮影。
它或許預示著一個“去中心化”消費時代的來臨:消費者通過理性計算、倫理考量與自我表達,正在重新定義奢侈、婚姻與可持續生活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