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期,北京晨報記者在珠寶行業財務報告中發現,2017年的鉆石品牌成交量整體下滑,主要原因來于各商場客流量下降、珠寶行業競爭加劇、匯率波動頻繁等因素。但從消費品類角度分析,美國市場鉆...
近期,北京晨報記者在珠寶行業財務報告中發現,2017年的鉆石品牌成交量整體下滑,主要原因來于各商場客流量下降、珠寶行業競爭加劇、匯率波動頻繁等因素。但從消費品類角度分析,美國市場鉆石占比52%,中國市場黃金占比55%,而鉆石消費卻占比不足20%,無論從國際還是國內鉆石品牌來看,裸鉆價格雖有波動,但銷售毛利率仍舊平穩。面對饋贈與自主等購買需求的不斷升級,行內專家預判,未來的鉆石行業將有望在珠寶領域中大幅度提升。拓展消費場景可提升市場份額
美國珠寶市場鉆石占比52%,而中國鉆石市場卻不足20%。目前,分區域觀察三、四線城市滲透空間廣大。從需求角度上看,婚嫁需求滲透率為60%,距成熟市場占比80%的需求而言,鉆石品牌定價權制衡于原材料價格上的波動,消費毛利率仍舊穩定頗具開發潛力。
近日,北京晨報記者在珠寶行業財務報告中發現,Signet鉆石自營模式下的凈利率和ROE 分別為8.5%和17.6%,周大生經銷模式下分別為14.7%和26.5%。這說明市場盈利方向來自于自營能力與商品質量。據業內人士介紹,中國鉆石行業仍在紅利期,因而經銷模式、經營效率更高,存貨周轉快,品牌端溢價毛利較為平穩,自營與加盟難分伯仲。國內高端市場被國際品牌壟斷,后發品牌的沉淀和設計在短期內難以補足,本土品牌機遇蘊藏在中端消費市場中。渠道布局層級、周轉單價與選品、品牌營銷投入都是品牌定位市場中的核心競爭要素,渠道擴張,并購整合,拓展規模、提升供應鏈效率更是其優化方案。
從存貨周轉天數看,本土珠寶品牌周轉提升空間大,經銷經營模式效率更勝一籌。國內經營鑲嵌品類的品牌商品周轉時間大幅長于國外品牌,一方面,由于大眾鉆石消費方興未艾,滲透率仍處較低水平,犒賞等消費場景拓展不夠迅速。另一方面,品牌選品供應鏈優化管理水平仍在沉淀,未來頗具提升空間。
中端品牌布局當下擴張速度占先機
再看中端品牌布局的當下,中國和其他地區市場競爭相同,高端市場仍被國際一線品牌壟斷,而高端珠寶還需長期培育以及對品牌設計的積淀。短時間內本土品牌難以補足無法切進高端市場。
國際品牌多采取自營模式,布局一線城市及部分發達二線城市,渠道覆蓋不及本土珠寶品牌。而目前,我國鉆石行業尚未成熟仍有擴張機會,品牌戰略多以搶占市場份額為先機,加盟經銷、提高周轉而不向終端索取利潤。其品牌和渠道的權衡投入勢必成為關鍵。著眼品牌中端定位布局,多應優先擴張規模,采取并購整合拓展,提升供應鏈效率,或許能在市場中拔得頭籌。
專業珠寶零售店品牌繁多,零售商品牌知名度和差異化的廣告宣傳也起到決定性作用。廣告支出是珠寶企業營銷開支中高幅度增長的一項,市場營銷預算是專業珠寶零售行業中最大的投入,主力品牌均實施全國性廣告營銷,以推動品牌認知和消費行為。
Signet2017年的廣告支出共計3億8060萬美元占總銷售額的5.9%,與過去兩年占比持平。Tiffany2017年的廣告支出約2.99億美元占總銷售7.5%。對比國內珠寶品牌而言,國內行業龍頭企業在廣告投入上距成熟市場還有較大差距。(晨報記者 陳小兵 沈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