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3天的第五屆中國大足國際五金博覽會6日閉幕,來自國內外的參展參會企業和客商暢游“五金海洋”,分享“五金盛宴”的喜悅。
10月4日到6日,為期3天的第五屆中國大足國際五金博覽會簽了23個項目,協議金額達67.8億元,比上屆整整多了22.3個億,采購金額超過50億,創下歷次大足五金博覽會新高。筆者還獲悉,大足縣向國家商標局申請的“龍水”集體商標已獲批,大足五金業即將告別各自為政的局面,實現抱團發展。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馬正其出席開幕式時指出:一是要把握經濟轉型的新形勢,多渠道搭建五金產品展示、技術交流平臺,聚集產業要素,整合產業資源,發揮產業優勢,把五金產業做強做大。二是要充分利用大足五金百億產值的產業基礎,把小五金轉化成大五金,把傳統五金轉型為現代五金,推動五金產業上檔升級。三是要從五金產品的生產轉向五金產品的銷售,培育更廣闊的市場,創造更大的效益。四是要融入創新理念,增進與海內外行業交流,推動大足千年五金產業實現跨越發展。
笞鬮褰鷚延?200多年的歷史,擁有2000多個品種,10余萬從業人員,曾經創造了無數的輝煌,由此,大足素有“千年五金之鄉”的美譽。近年來,大足縣積極實施“五金振興”戰略,加快五金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五金制造業與服務業互動發展,經過多年培育,大足五金產業產值已過百億。自2002年以來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四屆大足五金博覽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余萬名客商前來參會,成交額超過100億。
據介紹,“中國大足五金博覽會”最早舉辦于2002年,之后每兩年舉辦一屆。2008年,第四屆大足五金博覽會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博覽會。此次博覽會設室內展位450個,室外展場8000平方米,設有重工、名車和特色五金產品三個展區,來自山東、河北等10個省市和美國商會等共計100家企業客商參展。
在展場上,大足龍水本地企業展示的一款獨特的“陶瓷菜刀”,雖然名為“陶瓷”但硬度僅次于金剛石,切肉不僅省力且不生銹、不用磨,其售價高達近千元。在“名刀PK賽”展示環節,產自全國各地的一把把鋒利的、多功能的菜刀“輪番上陣”,同樣讓場下觀眾贊不絕口。
高水平的展會還吸引了大量企業、客商前來采購、投資。據組委會稱,本屆參會的采購商達到200多家,擬采購金額超過50億元。
本屆博覽會更呈現出四大新亮點:
展會規格最高。本屆博覽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由重慶市經信委、科委、商委、外經委、對臺辦、貿促會和大足縣人民政府承辦,是一次國家級專業盛會,并得到中國貿促會承諾永久冠名主辦的中國西部唯一盛會。國家貿促會、重慶市政府有關領導和泰國駐成都總領事館商務領事等出席開幕式。中國工程院院士涂銘旌、中國日用五金技術開發中心主任馬寶東首次蒞臨盛會,并在五金學術論壇上發表演講。
展會規模最大。博覽會在新落成的中國大足國際五金會展中心舉行。設室內展館面積1.1萬平方米,展位450個;室外展面積約8000平方米,其中分設重工、靚車、特色產品三個展區。邀請有來自河北、山東、山西、浙江、廣東、云南、四川、陜西、重慶等10余個省市和美國商會的客商100余家參展。來自大足西安商會、太原商會、昆明商會、成都商會以及重慶商品市場協會、義烏臺灣商會、川渝商會的采購商200余家,7家全國五金機電采購巨頭蒞臨本次博覽會“淘寶”。同時,中國西部唯一五金行業博物館——新落成的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中國大足五金博物館,首次與觀眾見面。因此,無論是亮展面積、檔次、參展商和采購商,都創下歷次大足五金博覽會規模之最。
展會漸趨成熟。本屆博覽會自今年8月25日新聞發布會后全面受理展位申請,到9月5日,全部室內展位就被申購一空,時間之短,效果之好,大大超出預期。5家臺商申購10個展位組團參展。近200余家客商“搶攤”落空。展會期間近2000名警力投入安保。30名禮儀、30名志愿者參加接待服務,各項接待、服務工作井然有序。
內容空前豐富。本屆博覽會安排的活動有:約250人參加的渝西川東八區縣經濟協作會;約400人參加的五金學術技術交流活動(含五金科技論壇和電子的商務應用論壇);約150人參加的臺商對接活動;由17個富含地方特色節目組成的第三屆巴蜀文化藝術節以及名刀PK大賽、招商引資簽約等多項活動。現場簽約項目16個,引資67.8億,采購金額超過50億。
3天的會展期間,來自國內外的參展參會企業和客商,在“五金盛宴”上有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發揮各自的優勢和才智,取得了滿意的參展參會效果。正如大足縣委書記江濤所言:“大足五金博覽會已成為研討加快區域經濟發展、開展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成為展示重慶乃至西部歷史文化底蘊、改革開放成果和美好發展前景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