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附磨具分會秘書長王明遠、河南遠發信息公司總經理石超參加了展會,并走訪了部分參展企業。









近幾年來國內展會經濟蓬勃發展,一向傳統低調、講求實惠的磨料磨具企業家們也與時俱進,注重借助大型專業展會這個平臺,展示企業形象,打造企業品牌。與以往相比,本屆展會上更多的參展企業選擇了精裝、特裝參展。一個個精心設計打造的展位,企業形象鮮明突出,品牌展示精致大氣。企業參展人員訓練有素,接待專業熱情周到,給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反映的是整個行業的進步與專業水準的提升,企業家們更開闊的胸襟、更寬廣的視野。
固結、涂附、超硬三大領域既專業分工,又相互跨界滲透
長期以來,國內磨料磨具行業普通磨料磨具、涂附磨具和超硬材料磨具三大領域的企業分工是比較明確的,除個別有實力的大型綜合性企業,眾多中小企業基本為專業化生產,專攻一個領域,也有跨界但不多。但是隨著行業制造技術的發展以及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這種狀況正在發生變化。從本屆展會看,有更多的企業開始跨界經營,最突出的是一些有機磨具(如切割片)生產企業進入了涂附磨具制品領域,運用自動設備生產平面砂布輪,并依靠已有的銷售渠道和市場為企業開辟新的營銷空間,同時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采購服務。另一個突出的現象是,超硬材料制品受到了更多行業企業的看好和重視,不少企業把發展超硬材料制品當作了企業創新發展的一個方向,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已經在做,并小有規模。如珠海大象磨具已涉及三大領域,除了樹脂切割片、涂附磨具制品,其生產的超硬材料制品也已陳列在展位上。
主動與目標應用領域對接,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傳統意識中,主辦方和參展企業總是習慣于分類型集合,此次也不例外。磨料磨具行業展位多集中于E6館,就像老朋友聚會,走進這個展館,所有的廠家用戶幾乎都可以見到,采購商也便于集中考察。但是有的參展企業卻打破了這種傳統思維,他們不再與同行企業扎堆參展,而是瞄準企業的目標應用領域,直接與目標用戶同一個展館參展,近距離對接交流。比如上海五子方,他們一直關注著機器人替代手工打磨拋光這一新趨勢,并做了很多與需求對接的技術準備。此次,他們把展位直接扎在“機器人和焊接打磨”比較集中的E4館,直接與這個領域交流對接。展會下來,他們與多家展館鄰居溝通交流,解決了不少機器人打磨末梢對接的技術細節難題,使這種工藝技術趨于可行和可應用,雙方皆大歡喜。五子方覺得這是參加五金展最大的收獲。
涂附磨具無紡布產品技術有了較大突破,令人耳目一新
在涂附磨具磨具方面,展出的多為傳統制品,最新的技術和產品并未展示出來。有些產品外觀傳統,但性能效率有所提升。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是涂附磨具無紡布產品,與前兩年相比,有了較大突破。參展企業多、產品已跨躍了初級階段,不同用途、不同規格形狀、不同制作方式的無紡布制品紛紛亮相,令人耳目一新。而它的背后則是無紡布制造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在這個領域,國內制造技術更顯示出自主創新的能力與追趕世界水平的努力。
同質化現象依然嚴重,將導致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利于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從展會上可以看出,整個磨料磨具行業都在進步和提升,但在進步和提升的背后也隱含著非常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展會上,固結磨具的有機制品(主要是切割片)參展最多,其制造技術有了一些突破,比如超薄、高效的切割產品,制作精良,外觀精致,彩色亮麗。但是多家企業看過來,感覺在技術創新方面各家企業又呈現出了驚人的相似之處,每到一個同類展位,如果問起最新的創新產品,幾乎無一例外都推出了超薄切割片,甚至連推介詞都是一樣的:“彩色、超薄、高效”,真可謂“英雄所見略同”!
涂附磨具制品業的情況也同樣不容樂觀。隨著涂附磨具自動化制造設備的普及和推廣,涂附磨具制品尤其是平面砂布輪、千頁輪等制品的生產趨于規范化、標準化。在原材料砂布大卷選擇有限的情況下,由全自動擺片機引發的新一輪產品同質化現象將在所難免。在展會現場,記者看到了很多相同的產品,所不同的是各家企業都在價格上或服務上做著文章,而且已有企業相互提出了“仿冒”問題。
自動化設備的普及和推廣,還催生了另一種現象。即不少固結磨具切割片生產企業也加入了涂附磨具制品領域。由于切割片與平面砂布輪的應用領域相近,采購供應配套,全自動擺片機的推廣應用使涂附磨具制品的生產簡便易行,且成本低廉,基于現有的銷售渠道,上幾臺全自動擺片機就可以實現跨域生產。因此,有更多的企業涌進這個領域就不難理解了。問題是大家都是沖著是眼前的機會、現有的市場,很難有誰去考慮產品的同質化、市場的差異化、高端應用領域的開發創新等等。眾多切割片企業的大舉加入,勢必使這個同質化現象已經非常嚴重、產能嚴重過剩的產業形勢更加嚴峻,未來市場競之烈不言而喻。對此,業內不少有識之士深感憂慮。一位行業同仁告訴記者,據他個人掌握的情況,近段時間來,業內新上馬的涂附磨具自動擺片機不下一百臺,如果這種勢頭不加遏制,將給行業帶來災難性的后果。
一個成熟的行業,應該有一種自我調整、自我規避風險的自覺與能力;一個成熟的市場應當是有序而競爭的。如果人人都只顧自己眼前的利益、自身的機會,不顧整個行業的進步而重復著一波又一波的仿冒跟風,在毀掉別人的同時,自身也不會長久。憂患面前,人人有責。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每個從業者去精心維護,理性選擇。